近日,社交媒體平臺上曝出多則關于小米公司裁員的消息,其中有的說法是裁員規模高達6000人左右。據網上小米員工透露,此次裁員中,手機部、互聯網部、中國部等多部門均有涉及,甚至小米汽車也沒能幸免,但部門之間裁員力度不盡相同。其中,中國區個別部門裁員比例高達75%,互聯網部也有團隊裁員40%。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對此,有小米集團內部人士表示,年底裁員的事情確實有,但都履行合法合規的流程。補償政策為N+2,未休完的法定年假按照雙倍金額折算。對于裁員比例,該人士稱,實際優化人員數量不到整體的10%。
裁員背后,是市場的寒氣在侵入小米。三季度,小米營收同比下降9.7%至704.74億元,凈虧損為14.74億元,去年同期為凈利潤7.88億元。這也是繼今年一季度后,小米再次錄得單季凈虧損。而具體到業務層面,小米的各項業務收入均在收縮,其中,智能手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1.1%至425億元;IoT與生活消費產品收入同比下降9%至191億元;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下降3.7%至71億元;其他收入為18億元,同比下降6.6%。尤其是作為小米的核心收入來源,智能手機正面臨市場需求減弱的挑戰。市場研究機構IDC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降幅約10%,而高通公司給出的預測是,今年全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出現兩位數的降幅。
2022年雖然掙得少了,但是小米卻花得多了。今年前三個季度,小米一直在大肆招人,所以與二季度比起來,小米第三季度僅員工薪酬開支就多了2億元。除此之外,小米的研發投入還在持續加大。三季度,小米研發支出同比增加25.8%,達到41億元,已經接近利潤的兩倍。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投入從一季度的4.25億元、二季度的6.11億元增長至三季度的8.29億元。在三季度財報會上,小米總裁王翔表示,目前小米汽車研發團隊規模超過1800人。半年時間內,小米汽車員工新增超600人。
大力的投入下,小米造車取得的進展并不理想。由于之前傳言自動駕駛研發進度不及預期,小米第一輛車可能部分采用供應商方案,那汽車部分也可能面臨結構性調整。除此之外,小米造車更大的困難還在于,即使以現在的自動駕駛水平,要在2024年前落地也存在困難。雖然無論是8月的年度演講,還是在11月的三季度財報會上,小米官方一直都在強調造車進展的順利,并且超過預期。但之后仍有媒體爆料,“實際的項目進度沒有達到預期”。
一邊是基本業務的下滑,營收、利潤雙降,另一邊是造車投入的持續加大,開源節流、平衡支出進行裁員也就成為必要的事情。
2021年初,雷軍宣布,小米智能電動汽車項目正式立項。未來十年,我們將投入100億美元,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雷軍表示,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創業項目。他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親自帶隊,為小米汽車而戰!此外,對于未來十年投入100億美金的決策,他也十分坦然。在發布會上,雷軍公布了小米在2020年的現金余額:1080億元。“我們虧得起。”他說,接著又補充道:“只要造得出來,就一定能賣得出去。”他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