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臨朐:“臨朐煎餅”出山 集體增收路寬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臨朐煎餅,作為一種地方美食,多以玉米為主。而如今,品種漸多,有小米煎餅、燕麥煎餅、大米煎餅、五谷雜糧煎餅、薏米紅豆煎餅……
初夏,臨朐縣辛寨街道南部青綠的山上郁郁蔥蔥,一派生機盎然。身處深山腹地的楊家河社區,沿著一處“沂山谷道手工煎餅”路標,走進巷道里手的院子,探究臨朐煎餅的致富路。
同行的社區主任李宗健介紹說,曾永老家在楊家河社區張家莊子中心村下轄的朱家峪自然村,面對山嶺薄地,2015年,曾永在朱家峪成立魯農家庭農場種植五谷雜糧,并在社區駐地成立沂山谷道雜糧合作社探索五谷雜糧深加工。
為增加村集體收入,“80后”的村支書曾永于2019年帶頭注冊成立臨朐縣裕農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接入個人在社區駐地成立的沂山谷道雜糧合作社,承擔公司收購小米、高粱等原材料功能,提取營業額2%作為村集體合作社收入,實現村集體、個人“雙增收”。
“煎餅是很好的雜糧深加工項目,咱們沂蒙山區有吃煎餅的習慣,對全國其他地區來說都是空白市場”,曾永說“目前市場供不應求,合作社社員種地勁頭足”。
在裕農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展廳,看到包裝到箱的五谷雜糧和各種類的手工煎餅。談起臨朐煎餅,身穿短袖T恤衫的曾永滿面笑容打開了話題。
“以前農村攤煎餅都是用柴火燒熱鏊子,現在我們高標準凈化車間購進10煎餅機,用上了煤氣,既衛生又高效。合作社婦女上班一天工作8小時,一人能攤煎餅40斤,一張煎餅薄如蟬翼只有1兩重,在這車間上班的30多人,月工資3000元以上。”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動村民就業,曾永很自豪。
在包裝車間,煎餅香糯味濃,幾名婦女全副武裝戴著口罩和發罩,正忙著揭煎餅、疊煎餅、包裝入袋。“因為我們采用傳統加工工藝和現代標準相結合,煎餅真材實料,通過食料蒸熟磨糊再手工加工等工序,達到‘熟上加熟’,無添加,保質期長,適應人人胃口,這也是煎餅價格25元/斤的緣由。”曾永插話說。
為了保證煎餅的食料品質,曾永從“種”入手,利用魯農家庭農場流轉土地350畝,與省農科院合作引進品質好的小米品種,免費向60多個社員種植戶發放小米種子,收獲后按照市場價格統一回收。農場還種植高粱、地瓜,兩年一輪作,不重茬、產量高,一畝地瓜產量達3000斤。“農場種地不用化肥農藥,不種雜交品種,保證了煎餅原材料的品質。小米熬粥好喝,合作社包裝小米也成了‘香餑餑’。”曾永對合作社種植的小米品質很放心。
煎餅產品有了,銷路怎么樣?曾永的“直播帶貨”讓疑者釋惑了。“去年5月份,我帶著密封袋封裝的100公斤煎餅,開著車一路挺進西藏,沿途宣傳臨朐煎餅,全程直播,宣傳我們沂蒙山區的農產品,把我們的臨朐美食推向全國。”曾永說,往返21天的旅途,全程9000公里,無論走到哪就把臨朐煎餅免費送人品嘗,得到了臨朐老鄉、戶外團體、熱心網友等兩萬多人的關注,光抖音平臺就漲粉4000多人,如今已經超過3萬人。
現在楊家河社區“沂山谷道手工煎餅”凈化車間,直播鏡頭前“直播帶貨”,大米、玉米、小米、燕麥、五糧、薏米紅豆各類煎餅齊全,大山深處的“臨朐煎餅”全國發貨,“臨朐好人”曾永忙得樂呵呵。
2021年,曾永的沂山谷道雜糧合作社實現銷售收入500多萬元,朱家峪村黨支部領辦的裕農雜糧種植專業合作社提成10萬多元,帶動當地農民60多人實現就業,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蹚出新路子、做出新表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