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責編:唐菲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養(yǎng)育寶寶不容易,想要寶寶健健康康的成長,在新生兒護理的時候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果方式不正確,會給寶寶生長發(fā)育帶來影響。那么新生兒的護理有哪些方式是不可取的呢?
一、腿要綁才直
危害:影響血液循環(huán)和動作發(fā)育
很多家長認為新生寶寶要用包布包嚴、捆緊,特別是兩條腿更要捆好,這樣,孩子的腿就能長直。專家解釋說,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醫(yī)生對一歲以內的孩子是不會做是否為“X”形或“O”形腿的診斷的,因為這期間寶寶還不會久站久走,以坐和爬為主,下肢沒有真正負重。只有在有負重的情況下,腿部才開始真正“塑型”。大多數(shù)新生寶寶剛出生時,呈現(xiàn)所謂的“O”形腿是正常的生理彎曲,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腿會變得越來越直。把新生寶寶捆起來,這樣不僅影響到寶寶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也使其失去自由活動的能力,不利于孩子的活動,影響寶寶的動作發(fā)育。
新生兒腿要綁才直
二、馬牙、板牙”要挑
危害:會引起感染,甚至敗血癥
很多家長在發(fā)現(xiàn)寶寶的牙床上有白色的像玉米大小東西的時候,會用布蘸鹽水或淘米水擦破馬牙,或用針挑破。這種做法是非常危險的。民間所謂的“馬牙”或“板牙”在醫(yī)學上叫做“上皮珠”,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并不是真正的牙齒,分布在牙齦或上腭兩旁,像粟米或米粒大小的球狀白色顆粒,數(shù)目不一,一般數(shù)周后可以自然消退,不必處理。嬰兒口腔黏膜非常嬌嫩,黏膜下血管豐富,加上嬰兒本身的抵抗力很弱,一旦損傷了口腔黏膜,極易引起細菌感染,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敗血癥,危及寶寶生命。因此,千萬不可挑“馬牙、板牙”。
三、壓驚米袋放胸口
建議:可給寶寶安全感但不要用繩綁
有些未滿月的寶寶,睡覺特別容易驚醒,只要有稍微大的聲音就會小手和小腳猛地顫抖,有時還會驚醒,要哭鬧很久才能入睡。有些家長就會找兩塊紗布縫成兩個小米袋,裝上米后又用一條紅繩把兩個米袋連好,然后把米袋放在寶寶的胸口,說這叫做“壓驚米袋”。
新生寶寶離開媽媽的子宮,剛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是可能缺乏安全感,特別是獨自睡在小床上時。如果在寶寶的肚子上稍微增加點重量,可能可以給寶寶被擁抱的感覺,讓寶寶睡得安穩(wěn)些。放個毯子或小小米袋未嘗不可,但不建議放在胸口,特別是不要使用繩子或塑料袋。寶寶的小手舞動時,繩子或塑料袋可能導致寶寶窒息,是非常危險的。此外,睡眠易驚的嬰兒要注意及時補充魚肝油。
養(yǎng)育寶寶有太多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媽媽們有太多需要學習,因此,媽媽多學習一些母嬰護理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還可以請專業(yè)的母嬰保健師居家進行護理。專業(yè)的母嬰保健師擁有孕前指導、妊娠期衛(wèi)生保健、胎教指導、分娩陪護、產褥期保健、.哺乳期保健、母乳喂養(yǎng)、新生兒保健等專業(y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