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信念,支撐了人生
一個名字,溫暖了全城
10月18日晚9點50分
第五屆全國誠實守信模范杜長勝
因病去世,享年83歲
10月23日上午
杜長勝的遺體告別儀式
在江蘇徐州睢寧縣殯儀館舉行
鄉親們從四面八方趕來
只為送“信義老爹”最后一程
“就是傾家蕩產,我也要把這些賬還了!”
您的誠信精神永垂
讓我們一起悼念這位睢寧的信義老人
杜長勝,男,1939年1月生,睢寧縣梁集鎮梁集村村民。2010年,他的大兒子、大兒媳意外去世,身后留下幾百萬元債務,老人竟用5年時間還清了所有債務。
兒子、兒媳接連去世
兒子在世時,曾耗資400萬建設了一個面粉廠,原本想干一番大事業,不料面粉廠投入生產后沒多久,2010年的一天,一場無情的車禍奪走了杜長勝老人的兒子。 兒子去世后,兒媳婦悲痛欲絕,哭得肝腸寸斷。 但斯人已去,活著的人面粉袋訂做廠家電話/微信:15838231350還要勇敢地走下去。 兒媳在公婆的支持鼓勵下,用盡全力調整心情,重新經營工廠。
然而,讓老人沒想到,幾個月后兒媳也死于車禍。兒子、兒媳接連去世讓杜長勝和老伴陷入巨大的悲痛中。 更讓二老措手不及的是,兒子、兒媳身后卻留下330多萬元債務!
念叨了一輩子“做人要有誠信”
杜長勝是土生土長的梁集鎮梁集村喬莊組人,干了一輩子加工掛面生意,念叨了一輩子“做人要有誠信”。
可世上有萬般苦,又有哪一種苦能比得上白發人送黑發人呢?此時,杜長勝和老伴兒已過古稀之年,本該享受天倫之樂,卻連遭兩次人生重大變故。
若不是顧念兩個年幼的孫子,老兩口真想隨兒子、兒媳而去。 原本杜長勝想繼續經營兒子的面粉廠,奈何歲月不饒人,已 70 高齡的他,縱 有雄心也沒有可 拼搏的身體。
兒子不在了,你個老頭子認什么賬
沒過多久,找杜長勝打面粉袋訂做廠家電話/微信:15838231350聽還錢的人陸續來了。
有人說:“錢是你兒子借的,人都已經不在了,你個老頭子認什么賬啊!”
有人支招:“你都七八十歲的人了,拖拖就過去了,誰會為難你這樣的老人?”
也有人說:“現在借錢跑路的人多了,人死賬爛,還什么啊?”
面對幾百萬的債務,杜長勝會如何選擇?我們從老人家的成長經歷中,似乎可以找到答案。
做人要講究誠信,更要講良心
杜長勝干了一輩子加工掛面生意,雖沒有讀過書,大字不識一個,但他卻明白一個道理,做人要講究誠信,更要講良心。
正是憑借“誠信、良心”這四個字,杜長勝的生意一直不錯,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起初,杜長勝開的小作坊,最后直接辦起加工廠,日子過得越發紅火。 從小到大的每一步,都浸透著老人的勤勞汗水,也更離不開他高貴的人格。
雖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也沒機會接觸家鄉外的大世界,但老人卻懂得一個道理,面粉袋訂做廠家電話/微信:15838231350不管做人還是做生意,都不能坑蒙拐騙,更不能躲賬賴賬。
正因如此,杜長勝在當地口碑一直很好。提起他的名字,鄉親都會豎起大拇指:“老杜,是個好人,也是個實在人。”
杜長勝雖是“生意人”,但并不占別人一分錢便宜,他說:“ 做人要講究良心,昧良心的錢,就算給也不能要 。”
在老杜影響下, 大兒子中學畢業就跟父親學做生意, 越做越大。
后來,在杜長勝的幫助下,大兒子投資400多萬建起了大型的面粉加工廠。
然而,新面粉廠 剛 啟動 9個月,兒子、 兒媳婦離世卻留下了巨額債務。
再苦再累,也要讓孫子挺起腰桿
330萬不是一個小數, 自己一把年紀了,能活幾天,還爭那口氣干什么?可看到債主們急切甚至絕望的眼神,他邁不過心里那道坎:“人活一輩子,錢算個什么?兒子不在了,不能給他留罵名。再苦再累,也要讓孫子挺起腰桿!”
杜長勝給所有向他打聽過還錢面粉袋訂做廠家電話/微信:15838231350事情的人打了電話:“來吧,拿著借條來,我兒子不在了,賬,我老頭子認了。”
消息傳開,債主們帶著借條來了,杜長勝都重新打借條,簽上自己的名字。有一戶債權人借給大兒媳婦一萬元,但沒有欠條,杜長勝也只是聽兒媳婦隨口說過一句,便二話沒說當場認賬了。還有一戶因為賣變壓器而產生十幾萬元債務,盡管沒有欠條,他也認了。“借錢的都是兒子的恩人,我就是砸鍋賣鐵、賣血賣腎,也會還大家錢的。”
50斤面粉袋,他一天扛下近200袋
如山一樣沉重的債務,實實在在壓到杜長勝身上。他帶著孫子把剛開起來的面粉廠經營起來。請不起工人,一樣一樣自己來。裝車、送貨、卸貨、跑銷路……50斤的面粉袋,他一天要扛近200袋。那段時間,他累得連路都走不動。
按照法律,兒子死后,父母是法定遺產繼承人,如償還債務需要先剝離一部分老人贍養費、未成年子女撫養費,剩面粉袋訂做廠家電話/微信:15838231350余財產償還債務。但杜長勝寧愿自己下半生無依無靠也不愿連累別人。城區的住房、大兒媳的死亡賠償金、自家拆遷補償款和流動資金,加上老兩口多年的私房錢,他都拿出來用于還債。
老兩口一分錢一分錢省,十幾元十幾元存。沒住房,就住進簡陋板房。破舊不堪的棉服,伴隨數個嚴冬。頓頓煎餅、鹽豆,幾個月難得吃上一頓魚肉。直到面粉廠、機器等以低價出售,債務還清了,艱難日子才算結束。吃了這么多苦,杜長勝不后悔。在他看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家沒了不要緊,良心不能丟。
2013年底,杜長勝還為沒能還上20多萬利息心存愧疚。“誰的錢都是流汗賺來的,都不容易。可惜我真的老了,干不動了,等孫子長大了再報答你們吧”。
杜長勝當選為“中國好人”
讓老杜想不到的是,沒有一個人要利息。梁集村村民姜兆慶說:“人死賬沒爛,就憑老人的這份信義,我也面粉袋訂做廠家電話/微信:15838231350不能再要利息了”。
2015年,杜長勝當選為“中國好人”、“江蘇好人”、 “徐州好人”、“全國道德模范”。2016年當選江蘇省“第三屆十大法治人物”,2018年杜長勝家庭被授予全國“五好家庭”稱號。面對榮譽,老人告訴孫子,要把“做人要有誠信”的家訓繼續傳承下去,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困難的人。
雖然自身條件艱苦,但杜老的熱心腸始終不改 。2015年獲得“全國道德模范稱號”后,各級文明辦先后送來17萬元困難道德模范補助金,希望老人能改善生活。不料,他竟不肯要這筆錢。
后來,老人拗不過收下了,可第一件事就跑到梁集鎮政府,要捐給貧困學生。鎮政府考慮老人自己生活也很困難,沒有接受。老人冒著酷暑先后跑來五六趟,堅持要捐。不得已,鎮政府收下2萬元,篩選20多名貧困中小學生,每人發放了助學金。
助學金發放儀式那天,老人穿上了唯一一套合身的西裝,久久凝望著孩子們的笑臉。“面粉袋訂做廠家電話/微信:15838231350我已經這么大年紀了,吃點苦無所謂,這些孩子更需要幫助。”
只要一口氣在,傾家蕩產也要把賬還了
一句“只要我有一口氣在,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把這些賬還了!”的承諾,見證了杜長勝老人身上寶貴的誠信品質。老人古稀之年為子還債的事跡經央視、鳳凰衛視、人民網、揚子晚報等媒體宣傳報道后,
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點亮了人們心靈深處最圣潔的誠信之光,
為后人寫下了活的傳奇,
樹立了光耀古今的豐碑。
2021年,央視一套播出《平“語”近人——習近平喜歡的典故》中的《一言為重百金輕》節目,杜長勝老人的事跡再一次傳遍祖國大地。
以杜長勝為原型創作的作品也將他的信義精神廣泛傳播——
2018年10月,徐州梆子現代戲《劍臺新風》在石家莊大劇院進行首次公演。該戲以杜長勝為原型創作,是2018年全國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的重頭戲之一。
以他為原型的電影《子債父償》于2021年1月25日殺青。該影片由睢寧籍著名導演杜存剛執導,老藝術家白志迪、葦青擔任主演。
《子債父償》劇照
以愛之名,
我們會永遠銘記中國好人的初心;
以愛之名,
我們會繼續傳承道德模范的精神!
歡迎向《阡陌的述說》欄目投稿
注:稿件一經采用,將視質量給予稿費100元-150元;字數以1000-1500字為宜;請以電子版形式發送至郵箱jjsn2207@126. com,并注明作者姓名及聯系方式。
點擊圖片可進入
“喜馬拉雅FM”-“阡陌的述說”欄目
來源 | 澎湃新聞 睢寧網 徐州都市晨報 九派新聞 青陌讀史
主播 | 李海洋 編輯 | 李 滟
責編 | 康軒山 主編 | 蔣 琳
監審丨鐘 倩
*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如遇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