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一所好大學是多少孩子夢寐以求的事兒選擇讓它繼續游離在夢里?還是拼盡全力去實現這個夢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最近,一張很普通的圖片上了熱門,頗有興趣的大眾找到了相關視頻。當我們把關注點放在別人身上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好奇心人人都有,當你為了滿足那份好奇去探究背后的“故事”時,就需要隨時為了“好奇”買單了,無論是真金白銀,還是心靈打擊,都要一并接收了。
圖片上,一個身穿白色西裝,臉戴墨鏡,身背帆布袋,得體大方,又帶著知性的女生在人群中被人注意到。粗看,這樣的人其實很大眾化,一眼掃過就能發現不少;細看,真的讓人注意的并不是人本身,而是她背著的印有“清華大學”logo的帆布袋。聽說,這是清華特制背包,非一般學霸可以擁有的。
當一個普通女生被一份不普通的榮譽感和光環圍繞,從她自身能量出發衍生出的多個附加值能量一定比大多數人強烈數倍。如果她本人對此并不自知,更是在自我覺知層面上,把作為看客的我們甩出好幾條街的距離。
這個“自我覺知”并不是指她,而是指我們。因為在能量高的人身上,那些所謂的附加值都是在選擇努力后,順其自然形成的;那些在別人眼里的榮譽和光環都是客觀存在的,和別人無關。她們可以跳脫出“自我”,從客觀屬性來評價別人眼里的“不可思議”。
有的人會說:“這不是在炫耀嗎?”自我覺知低的人一定是從“自我”層面,通過各種形式去尋找能壓倒高于“自我”價值的,負面或者消極的信息,打擊某些事實存在的東西,目的就是隱藏弱小的“自我”。
無知并不可怕。一代哲學創始人“蘇格拉底”說:“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才是一個人最大的智慧”。難道你比蘇格拉底還有智慧嗎?我相信,被質疑吐槽的“清華女孩兒”是優秀的,她擁有很多人望塵莫及的東西:清華學府,清華思維,清華智慧,清華驕傲——被人眼里的“高配人生”。
你以為這樣的高配人生是她們輕而易舉就獲得的嗎?當然不是!我們可曾去了解過清華學子們是如何學習,是如何制定自己的計劃,是如何規劃自己的將來;清華的教師們是如何教育,如何嚴于律己,是如何幫助學子成就人生?
那些只關注別人結果的人,從來不去自省自身。沒有任何一種結果是從天而降,沒有任何一個光環是隨意發光。只有真正努力的人,拼盡全力的人,他們身上釋放出的正向而強大的能量才會吸引同頻的,甚至更強大的能量來關注他們。
自律,自省,自立,自強不僅僅是口號,能從嘴里吹來的東西,可以被風吹散,不入大腦,沒能產生意識,無法付諸行動,那結果會一直止步于當前。
雖然很多人寒窗十幾年,但是有多少人真的只是“寒窗”,有多少人真的是在苦讀呢?“寒窗”的人是否眼里只有艱苦,“苦讀”的人是否眼里會有快樂,不同的心態,就會產生不同的狀態。大腦通過一個人的心理狀態搜集到的能量信息,形成意識反饋給人,人通過意識產生行動,這就是決定我們行為的意識形態建立。
讀書,好好讀書,不僅能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意識,促進積極行為的發展,更能為我們跨進夢想的學府打好穩固的基石。無論是清華還是北大,優質的高等學府不僅是高配人生的象征,更是優質的學術資源,豐富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優秀學員文化交流的代表。
學子們為自己而追夢,選擇的不僅僅是一所大學,更是自己未來人生的方向。一個人的思維,眼界,格局都會因為周圍的環境影響而有所改變。好的圈子,能夠提高自己的認知,重塑自己的修養,通過自己的學習圈,借助人脈,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放寬眼界,擴大格局。
總結:讀書的目的是什么?努力的意義是什么?考上一個好的大學真的很重要嗎?環境的作用是影響,好的環境給予我們積極的影響,不好的環境容易產生消極和負面的影響。
如果我們具備足夠的認知能力,判斷,選擇的主導權依然在自己身上,即便環境不那么深得人心,但是我們的自律精神會不斷鞭笞自己朝更加利于自己的方向前進。好的環境為提供好的謀生方式多了更多機會,但是,好的精神面貌卻可以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擁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