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到2024年,青島三級醫院將達到35家以上!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城市,承載著無數人對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優質的醫療資源,無疑多多益善。
12月2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發布《青島市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4年,我市將新建改擴建各級醫療機構48家,新增醫療床位1.2萬張,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達到7.5張以上,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注冊護士數分別達到4.3人和4.5人。
其中,醫療機構擴容行動備受關注,《行動計劃》提出,到2024 年,全市三級醫院總數達到 35 家以上,實現區(市)全覆蓋。
《行動計劃》通過推動醫療機構、學科、人才、技術等四個維度資源要素供給,著力打造名院、建設名科、引進名家、培育名術,推動優質醫療衛生資源數量上擴增、品質上提升、區域上均衡、效率上提速。同時,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初步建成功能完善、區域一體、醫防協同、中西醫并重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一座城市的醫療衛生事業建設猶如登山,唯有永不止息的攀登,方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讓生活在這里的人安心地棲居。
1
全市三級醫院達到35家以上
近年來,我市醫療衛生資源取得明顯成效,全市現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達到8574家。但與國內同類城市相比,仍然存在高水平醫療衛生資源不足、區域分布不均衡、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偏弱等問題。
實施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就是要精準解決這些問題。
未來三年,青島將在“擴容、提質、均衡”上下功夫,科學合理設置醫療衛生機構數量、規模和布局,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群體間資源配置和服務水平差距。
聚焦“擴容”,加快推進重點三級醫院項目建設。青島現有三級醫院32家,近年來先后建成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北大人民醫院青島醫院等高水平醫院。今后三年,將統籌謀劃三級醫院布局,加快推進16個在建項目、5個規劃項目建設。
2023年,將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啟用,如: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院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二期、市精神衛生中心紅島院區、青島眼科醫院紅島院區、市婦女兒童醫院西海岸院區等項目。到2024年,全市三級醫院總數將達到35家以上。
聚焦“提質”,有序推進老城區醫院改造提升。近幾年,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等老城區醫院面臨著基礎設施年久失修、停車困難等問題。三年行動計劃將分批對老城區醫院實施基礎設施更新和功能提升改造,計劃2023年先期啟動部分老城區醫院改擴建工程。
聚焦“均衡”,統籌推進區(市)醫療機構項目建設。支持省、市級醫院建設分院區、分中心、分支機構,鼓勵區(市)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鎮(街)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改善設施設備配備水平。
2023至2024年,全市將重點推進即墨區第二人民醫院、平度市人民醫院南院區、城陽區惜福鎮街道中心衛生院、膠州市李哥莊中心衛生院等23個區(市)重點項目建設,建成后將全面提高我市基層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
市民對美好生活有了新期盼,希望可以獲得更加多樣化、個性化、高品質的衛生健康服務,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也因此備受期待。
2
家門口享受優質醫療資源
青島人口已突破千萬,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居住在這座城里的人,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目前,優質醫療資源布局與城市人口規模和城市發展能級不相稱的問題更加突出,表現之一就是患者異地就醫和大規模跨區域流動。
今年10月底,青島收到一個重磅好消息: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項目以全省首位的名次入選全國第四批、全省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清單,實現了青島國家醫療資源導入零的突破。
對青島而言,爭創“國字號”醫療衛生機構,可以讓市民在家門口享受到高水平優質醫療服務,全面提升疑難重癥在診療水平,給廣大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設置,主要是將北上廣的優質醫療資源進行導出,讓大病不出省。按照建設方案,青島將平行引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血液、創傷三個院士學科團隊和18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打造胸科(呼吸)、創傷、血液、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七大中心。
自2021年至今,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已陸續派出兩批專家共170余人、近500人次進駐青島醫院,青島醫院派出八批次78人赴京進修。截至2022年10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院區已接待門急診量118.3萬人次,出院人數2.7萬人次,手術9646例。
目前,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醫療及管理團隊已經實現長期入駐,開展坐診、疑難病例討論、科室專業調研等工作,切切實實帶來了高水平的醫療技術和醫療服務,“足不出青”就能夠解決疑難病、復雜病。
《青島市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倍增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支持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加快推進二期建設,確保3個院士學科的輸入支撐,加快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實現全市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提升區域診療能力。
3
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小病不出基層、不出社區”,這是很多市民的期待。未來三年,青島將如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能力呢?
《行動計劃》提出,青島將實施醫療服務夯基行動,支持建設高水平醫院分院區、分中心、分支機構,推廣緊密型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建設,實現省、市級醫院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提升衛生健康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到 2024 年,爭取每個區(市)建成1家社區醫院,95%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到國家基本標準。
比如,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方面,我市要求醫共體牽頭單位選派專家到衛生院開展坐診、查房、帶教、培訓等工作,選派骨干人才到基層掛職“業務院長”,推動基層特色專科科室建設,讓居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以2.5公里為服務半徑,建成以中心村衛生室為主體、一般村衛生室為補充,公益特色鮮明的村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好,鄉鎮衛生院也好,甚至村衛生室的建設,最大的問題還是人才,加強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至關重要。近年來,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未來,青島還將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的引進與培養,強化基層衛生人員能力提升。
擴大到全市,“人才強衛”同樣重要,《行動計劃》提出,將每年力爭引進培養醫養健康領域高端人才3名、市級高層次人才 20名、高級職稱專家 100 名,招聘博士、碩士 500名。籌備建設青島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市衛生健康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中心。
此外,青島還將實施全周期健康促進行動,加強老年醫院、護理院建設,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的比例不低于85%,老年友好型醫療機構不少于 80%。爭創 1-2個國家級或省級婦幼保健特色專科,市級建立 30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托育服務機構。
優質醫療資源供給量和可及度不斷提升,會讓市民持續的健康獲得感與幸福感。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將“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作為加快建設健康青島工作重要部分,未來三年,青島將會交出怎樣的健康答卷,我們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