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廣州市紀委監委網站消息:廣州市白云區江高鎮某農業有限公司股東劉某某,為了在征地拆遷中獲取更多補償,臨時偷運數萬只烏龜至養殖水池內。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劉某某約我一起吃飯,說有東西要給我。”白云區江高鎮政府征地辦工作人員諶某某仔細回憶著他收受賄賂的具體細節,“吃飯的時候,他給我一個帆布袋,沉甸甸的,有二三十斤重,我沒有拒絕……回到家我認真數了數,剛好100萬元。”
諶某某則利用負責征地測量、確權、評估、計價等工作的職務便利,幫助劉某某騙取補償款超1500萬元。
“只查‘收錢的’、放過‘送錢的’,會讓行賄者錯誤地認為,行賄是一本萬利的‘投資’。”2021年3月,白云區監委成立專案組,兩日內先后對諶某某和劉某某立案調查,并聯合公安機關對兩人同步采取強制措施、同步開展審訊。查清事實后,兩人的犯罪問題同步移送司法機關,并全額追回行賄款與騙補款。
白云區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行賄人中不少是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為最大程度減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對配合調查、認錯悔錯態度好的,依法給予從寬處理;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卻頑固抵抗、拒不交代的,則堅決依法嚴懲。
以下為全文:
廣州白云區做好以案促改“后半篇文章”阻斷圍獵之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我們把查行賄放在與查受賄同等重要的位置,采取順藤摸瓜的方式,讓‘圍獵’的行賄者付出沉重代價,也為潛在的行賄者敲響警鐘,及早改變僥幸心理和投機心理。”近年來,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在查辦受賄案件過程中,堅持“雙管齊下”、寬嚴相濟,并注重做好以案促改的“后半篇文章”,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營商環境,為白云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劉某某約我一起吃飯,說有東西要給我。”在辦案人員的訊問下,白云區江高鎮政府征地辦工作人員諶某某仔細回憶著他收受賄賂的具體細節,“吃飯的時候,他給我一個帆布袋,沉甸甸的,有二三十斤重,我沒有拒絕……回到家我認真數了數,剛好100萬元。”原來,劉某某是江高鎮某農業有限公司股東,為了在征地拆遷中獲取更多補償,臨時偷運數萬只烏龜至養殖水池內。諶某某則利用負責征地測量、確權、評估、計價等工作的職務便利,幫助劉某某騙取補償款超1500萬元。
“只查‘收錢的’、放過‘送錢的’,會讓行賄者錯誤地認為,行賄是一本萬利的‘投資’,因而心存僥幸、鋌而走險,必須受賄行賄一起查。”2021年3月,白云區監委成立專案組,兩日內先后對諶某某和劉某某立案調查,并聯合公安機關對兩人同步采取強制措施、同步開展審訊。“查清事實后,我們將兩人的犯罪問題同步移送司法機關,并全額追回行賄款與騙補款,真正讓行賄者付出代價。”專案組辦案人員介紹。
為了讓懲處行賄更加精準有效,白云區監委對多次行賄、巨額行賄以及向多人行賄的,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的,以及在組織人事、執紀執法、司法、生態環保等領域行賄的從嚴查處。
“我現在很后悔,當時想從他那了解一些政策,企業也能得到一些支持,所以才送禮品紅包給他,我知道自己錯了……”白云區監委在查辦鐘落潭鎮原副鎮長潘學東涉嫌受賄案件中,某公司法人代表曾某某曾積極配合調查,主動交代問題,真心認錯悔過,具有從寬處理情節,于是對曾某某作批評教育處理。
“在對行賄人提出處理意見時,不僅要考慮行賄金額、次數、發生領域,還要考慮行賄人的主觀惡性、造成的危害后果、認錯悔過態度、退賠退繳等因素。”白云區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行賄人中不少是民營企業法定代表人,為最大程度減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對配合調查、認錯悔錯態度好的,依法給予從寬處理;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卻頑固抵抗、拒不交代的,則堅決依法嚴懲。
與此同時,白云區監委還注重做好以案促改的“后半篇文章”,查漏洞、補短板。比如,針對村社干部收受賄賂非法轉讓或倒賣土地使用權等腐蝕農村“三資”問題,白云區推動建立了村務公開“白云模板”“三資”上平臺交易等制度機制。“現在‘三資’都上平臺,全流程公開透明,拉關系、走后門、請吃送禮都沒有用了!”太和鎮大源村一名村干部說。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僅壓縮了權力尋租空間,也阻斷了行賄者伸出的“圍獵”之手,為持續凈化政治生態、社會風氣和經濟發展環境提供了堅強保證。如今,白云區已連續3年蟬聯賽迪營商環境百強區。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劉懷宇
【作者】 劉懷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