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產包(Bags just yet)」是指產婦住院待產、產后觀察以及在家或者月子中心恢復時,需提前準備好相關用品,打包總和。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主要為產婦、寶寶、衛生用品以及相關證件等,將這些物品整理在一起的原因是使用起來更及時、更方便,提前準備避免手忙腳亂。
同時也能更好的保障產婦在分娩前后的生活質量,降低風險。

建議收藏起來,購買的時候一一對照,方便快捷。
以2018至2019年10月為周期,我與六十余位新生兒產婦的溝通反饋為基礎,針對即將入院待產時要準備的商品和必要的數量,制作了一張目錄表。以此作為參考,盡可能滿足產婦舒適的入院生活。
1. 必備的書籍/讀物/平板電腦等;
2. 錢包/三千元現金;
3. 社保/醫保/掛號卡;
4. 身份證;
5. 大卡與小卡(孕婦聯系卡/所在醫院建立的產前檢查檔案);
6. 手機充電器/充電寶;
7. 手機。
1. 吸管瓶蓋/帶吸管的水杯 |(1個)
2. 產婦護墊&夜用護墊(S、M、L號)|(各一包)
3. 襪子 |(2~3雙)
4. 拖鞋 |(1雙)
5. 產婦內褲(高/低腰) |(3條以上)
6. 毛巾 |(2條以上)
7. 護唇膏 |(1支)
8. 手機 |(1臺)
9. 眼睛/眼鏡框 |(1支)
10. 扇子(緩解陣痛很有效) |(2副)
11. 孕婦睡衣 |(3套)
12. 發帶/發圈 |(2件)
13. 水盆 |(1個以上)
1. 防浮腫壓力襪(長款) |(2雙)
2. 產后骨盆束帶 |(1條)
3. 牙刷/牙膏/水杯 |(1套)
4. 洗澡用品 |(1套)
5. 溢乳墊(一次性) |(1盒)
6. 哺乳胸衣 |(3件)
7. 浴巾/毛巾 |(3條)
8. 圓形坐墊&授乳墊 |(各1個)
9. 水杯&保溫杯 |(1個)
10. 餐具 |(1套)
11. 小型帆布包&背包 |(1個)
12. 出院時媽媽的服裝 |(1套)
13. 記事本&筆 |(1套)
14. 化妝品&護膚品 |(1套)
15. 開襟衫/毛衣 |(1件)
16. 紙巾/濕紙巾 |(各1包)
17. 塑料袋 |(3~4只)
18. 帆布袋/環保袋 |(1~2只)
除此之外,還要準備吹風機、乳頭霜、冷卻凝膠、茶包(花草茶)、S性掛勾等。

1. 紗布手帕 |(5只)
2. 紙尿褲&尿不濕(NB型號/新生兒款) |(各1包)
3. 嬰兒指甲剪 |(1個)
4. 包巾&襁褓巾 |(1件)
5. 嬰兒內衣&嬰兒服 |(2~3件)
1.吸管瓶蓋(用于飲水使用)
在產婦因陣痛和分娩后體力不支,而不方便坐起的時候,躺在床上飲水時使用十分方便。
2.防浮腫壓力襪
孕婦在待產和產后階段會出現腿部浮腫,甚至伴有疼痛,所以及時穿上防浮腫壓力襪,能十分有效的緩解癥狀。
3.開襟衫/毛衣
有親戚朋友來探望新生寶寶的情況,簡單打扮而且穿脫很方便。同時遇到醫院的空調或者晚上溫度降低時,可以穿著保暖。
4.紗布手帕/棉手帕
新生寶寶會出現吐奶的情況,以及產婦生產后出汗、惡露增多,所以帶著紗布或者棉手帕是必備用品,質感比紙巾更柔和。
5.產婦內褲
生產后,惡露增多所以需頻繁更換,數量大約在3條以上。
6.圓形坐墊/授乳墊
產婦在產后私處的傷會很痛,住院時如果沒有它沒辦法正面坐著,也會影響傷口恢復。
授乳墊既用于喂奶時,也可以當坐墊使用,或者靠在腰部。雖然月子中心或者醫院會有,但自己的畢竟要衛生一些。(圓形中間是空的)
7.溢乳墊(一次性)
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但是至少要準備一盒。母乳的量可能要比你想象的多,出現溢乳后會把衣服滲透,不清潔的話會發生炎癥,影響寶寶的健康。
8.乳頭霜
剛生寶寶后會不習慣哺乳,乳頭出現裂出小傷口的情況,所以會疼痛。
因此提前備好,從一開始就對乳頭進行護理,會幫助你度過這個艱辛的階段。
9.孕婦睡衣
分娩后出汗多,每天洗澡后進行進行更換,所以至少準備兩件以上及時更換。
選擇寬松的款式,就算有客人來訪也可以放心穿著,避免尷尬。
10.吹風機
一般月子中心或者公立醫院會配備吹風機,但是普遍風量較小、吹干太慢,甚至還要排隊,所以自卑才是正確的選擇。
11.產后骨盆束帶
經歷過懷孕階段,腰部多少會有損傷,生產后甚至會嚴重和無法走動。所以使用骨盆束帶的話會起到支撐作用,可以快速、有效的緩解腰痛。
12.發帶/發圈
陣痛時出汗,頭發會纏套或貼在臉上,扎起來會更清爽。發圈要比皮筋更簡單方便。
1.帆布袋/環保袋
由于親戚朋友拜訪會有禮物,而且待產時會有許多物品要帶回去,所以出院時行李會比住院時要多,因此要事先準備好。
2.口罩
預防喉嚨干燥。當有突然來訪的客人時,可以快速隱藏疲憊和素顏。
3.冷卻凝膠(啫喱)
母乳出現溢乳,是因為乳房發熱導致的,用冷卻凝膠(啫喱)冷卻的話會變得舒適。
4.充電寶/充電器
手機就不用多說了,記錄幸福的影響和保持通信所用到的手機,要保障電量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