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犢情深,或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吧。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我居住的房子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別墅,當然更談不上是豪宅。當年松江剛剛發(fā)展的時候,單位為了引進人才自籌資金建造的聯(lián)排別墅,隔音隔熱的效果都不盡如人意。裝修公司的設計師是從英國倫敦大學巴特萊特建筑學院畢業(yè)的年輕人,特別推崇英式庭院。他把我們一樓的半面墻體都換成大而厚重的落地玻璃,小花園里種植著紅楓,四季幾乎都是滿枝的楓葉,周圍的籬墻是四季常綠的野樹,他說這樣仿佛身臨其境于自然的陽光樹木中,也能夠看到每一天的日月星辰,有一種與大自然共存共榮的力量。
我先生的老父親,我喜歡這樣稱呼他,自從他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以后,逐步惡化到幾乎不能行走的地步,我們把他的床倚靠在這玻璃墻面旁邊,這樣他可以每天看到窗外的各種植物,聽到鳥兒的歡唱,四季的陽光照射進來肯定益于身體的康復。
在他床邊的柜子上擺放著他特別喜歡的可口可樂,方便隨時暢飲,以安撫他的情緒。
疫情之下,隔壁租住的鄰居都陸續(xù)居家辦公。因為房子隔音效果不佳,鄰居們常常聽到老先生大呼小叫,好心的鄰居以為有人在虐待老人,有匯報物業(yè)的,也有報警的,后來我們分別和鄰居打招呼,致歉打擾到他們,才平息了這件事情。
現(xiàn)在正是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小區(qū)一直在封控狀態(tài),那些穿著隔離服的“大白”幾乎每天都要上門給老先生測核酸,或者測抗原。
兩位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的“大白”進了家門,老先生以為是上門打劫的,他大呼小叫著:家里的東西很多啊,你們想拿什么都可以,就是我這個人千萬不要傷害了。兩位“大白”聽了啼笑皆非。
那天上海市疫情新聞發(fā)布會正在直播,保姆阿姨把收音機聲音開得很響亮,發(fā)布會上公布了病毒感染數(shù)據(jù),以及下一步的舉措。老先生聽得認真,之后非常驚慌,告訴保姆阿姨“快快快,趕快叫我的兒子們都回家,不能在外面玩了,快快回家。不得了不得了”。老先生依次喊著他幾個孩子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在他腦海中,似乎他的那些孩子們放學后都還在外面玩耍。保姆阿姨安撫著他:你的孩子要么在外地,要么在上班。他們早就長大啦。用不著你操心的。很久很久,才平復他的情緒。
上海網(wǎng)格化管控期間,一張照片在網(wǎng)絡上廣為流傳。一位92歲的老父親,幾乎和我先生的老父親差不多的歲數(shù)。他佝僂著背、一步步慢慢走著,提著一個很大的紅色帆布袋,里面裝著許多吃的,送到他兒子住的封閉小區(qū)。照片被保安師傅拍下,感動了無數(shù)人。
這些阿爾茨海默病的老人,他們的記憶喪失殆盡,一生的過往幾乎全部忘記了;思維已經(jīng)交錯混亂,錯亂了時空,身體更是極度衰弱。即便如此,在他生命的最后一站,當遭遇到嚴重疫情的時候,他念念不忘的還是孩子們的安危,喊著每一個孩子的名字,一個都沒漏。護犢情深,或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吧。
據(jù)說,前生前世無數(shù)次的回眸,才會造就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那么,今生今世是父子、是母女、是夫妻,那一定是前世不知道修了多少的福氣,才有了這樣的緣分啊。(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