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信息中心公示第一批2021年度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結果,本批次測評共計16個區域和178家醫院參加。178家醫院當中,150家醫院測評結果為四級甲等,22家醫院測評結果為四級乙等,6家醫院測評結果為三級。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次測評使用了2020年公布的新版《區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方案》與《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方案》。相較于2017年版的《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方案》,新版《測評方案》更加強調新技術的應用:在醫療服務版塊,增加了互聯網診療服務和基于大數據的臨床科研應用;開辟了新技術應用板塊,考察大數據及其他技術的應用情況。
解決“孤島問題”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統計和數據管理中心主任葛小玲在做客健康界直播節目《連線CIO》時,對2020版《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分級方案》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和分析。
葛小玲表示,測評的目的在于解決醫院信息化固有的“顯性孤島”和“隱形孤島”頑疾。
“顯性孤島”指隨著信息化進入醫療核心業務,不同公司開發的不同應用系統,以軟件所有者為邊界或者是以軟件為邊界,造成的數據難以共享、應用的現象。“隱性孤島”則是指由于醫院信息系統、職工對數據理解不一致,由此產生的信息利用效率低下等問題。
“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其實是一種手段。”葛小玲指出,測評圍繞電子病歷數據、共享文檔和醫院信息平臺展開,側重信息化的整體建設,正是引導醫院以測促用、以測促改、以測促建,解決“孤島問題”。
縣級醫院在行動
自2016年,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以后,歷年參與測評的醫院數量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測評通過率也不斷提高。
令人欣喜的是,《健康縣域傳播平臺》注意到,在通過測評的醫院當中,縣級醫院的名字頻頻出現。在《2020年度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結果》當中,已有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興化市人民醫院、平輿縣人民醫院、長興縣人民醫院等多家縣級醫院以四級甲等的成績通過測評。
而在本次測評結果當中,高州市人民醫院、余姚市人民醫院、鞏義市人民醫院、汝陽縣人民醫院等30余家縣級醫院測評結果為四級甲等,曹縣人民醫院、成武縣人民醫院、彭州市中醫醫院等10余家縣級醫院測評結果為四級乙等。
如何解決“孤島問題”,各家縣級醫院側重點不一。
河南省汝陽縣緊密型醫共體以縣人民醫院為總醫院,涵蓋縣中醫院、縣婦幼保健院和15個鄉鎮衛生院、216個村衛生室。在建設醫共體信息化平臺的過程中,醫共體已注意到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條塊沖突、數據孤島及數據資源利用率低等突出問題。
河南省汝陽縣人民醫院
借助“5G+智能疾控暨百縣肝病防治工程”試點項目的優勢,汝陽縣通過慢病管理平臺、河南省婦幼平臺,織牢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底”,打造縣域衛生服務一張網,實現縣鄉村三級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全面提升傳染病的預警預測、慢病規范管理、婦幼保健互融。
山東省曹縣人民醫院有關領導在接受《健康縣域傳播平臺》采訪時表示,該院明確了以患者為中心,以診療為主線的思路,構建了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平臺。2016年曹縣人民醫院搭建大數據中心,接著建設臨床數據中心CDR,運營數據中心ODR,通過主數據平臺實現臨床業務數據到標準化的映射轉換,打破了信息共享和交換的壁壘,實現了各種數據管控支撐和應用系統的數據支撐。
山東省曹縣人民醫院
“打破數據孤島,關鍵是打破‘人的孤島’。”常年工作在信息化建設的第一線,山東省成武縣人民醫院信息科主任劉沖對這一工程有著自己的看法。他告訴《健康縣域傳播平臺》:“我院信息化的建設取得今天的成績,要歸功于各科室的通力合作、各個行政管理科室的標準研究,還有‘信息人’的攻堅克難。”
山東省成武縣人民醫院
“醫院下一步將繼續秉持以患者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管理理念,結合國家信息化指南、智慧醫院建設指南、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規范,進一步完善信息化體系,為信息化添加血肉與靈魂。”劉沖說道。
責任編輯:楊宇軒
審核: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