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放下各種帶有大牌標志的手袋,背上了各種各樣的帆布包。是什么讓他們“返璞歸真”,選擇樸實無華的帆布袋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年輕人使用的帆布袋并不同于各種免費發放的無紡布廣告袋,不僅質量更好,價格也高出了不少。更重要的是,不少帆布袋上都印有文案或者圖案,有人表示“背的不是包,是態度”。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很多朋友見到我都會為,怎么背個帆布袋就出來了,以前的大牌怎么不用了。”新媒體小編張先生說,這一年多,他將自己以前買的幾個公文包都收了起來,日常出行使用的基本都是帆布袋。“有一段時間比較喜歡買包,都是數千元、一萬多的那種,雖然和十幾萬、幾十萬的大牌不能比,但是確實也不便宜了。”然而,漸漸地張先生發現,身邊很多昔日“包友”都變成了帆布袋一族。
因為做新媒體需要到處拍攝視頻,平時參加的活動比較多,不少主辦方都會用帆布袋裝活動材料。“如今,過去的無紡布袋逐漸淘汰,很多活動主辦方都用上了帆布袋。”張先生說,與過去的無紡布廣告袋相比,帆布袋不僅質量更好,上面印刷的內容也日漸精美。“不會再有簡單粗暴的廣告,一般都會請專業人士進行設計,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不會顯得特別突兀。”
與張先生不同,自由職業者小陳和她的朋友們更喜歡在網上購買帆布袋。“網上有一些專賣帆布袋的店鋪,有很多設計感都很不錯。”1999年出生的小陳告訴記者,她一直對各種大牌包包“不感冒”,一直是帆布袋的忠實擁躉。“根據材質、樣式的不同,便宜一些的十幾二十元,貴一些的一百出頭。”小陳說,她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買了一些不同的帆布袋。“騎車的時候背挎包式樣,步行、公交、地鐵則會選擇拎袋,還有一些不同顏色的帆布袋,在假期使用,還能搭配不同的衣服。”
“我覺得這可能是一種生活態度,不被消費主義裹挾,沒必要為品牌溢價買單。”00后小沈告訴記者,她更愿意把錢花在學習、健身和娛樂上,“這些帆布袋可以印上喜歡的名人名言,不同的文案搭配不同的狀態,背出去的其實不是包,而是自己的態度”。
揚子晚報網/紫牛新聞記者 郭靖宇
校對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