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6氪首發 | 自助取袋機落地近1000家醫院,「袋拉拉 」獲500萬元A1輪融資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36氪獲悉,專注醫療場景的自助取袋機品牌「袋拉拉 」近日獲得500萬元A1輪融資,由上海錚言投資。目前公司已啟動A2輪融資,主要用于醫院市場開拓和設備鋪設、商業化產品及私域運營變現工具研發等。
由于限塑令的推行,醫院藥房不再提供塑料袋,患者取藥、取到CT影像后,沒有袋子可能會手忙腳亂。袋拉拉用自助取袋機,向買藥、取片子的患者銷售可降解塑料袋。除了通過袋子、袋面廣告/屏幕廣告賺錢,將醫院內的流量遷移到線上,基于用戶運營,進行流量分發、電商轉化、保險推薦等業務,也有可觀的收入。袋拉拉CEO楊小軍對36氪表示,2021年10月公司已實現當月盈利。
如何發現這一應用場景?孵化“袋拉拉”的超嗨科技,主業是為超市提供智能購物車、自助取袋機,后續有醫院找到公司,尋求自助取袋機的采購投放。投放了三十多家醫院后,公司意識到這是剛需,決定分拆團隊專門做醫院業務,“醫院里圍繞耗材設備做運營的廠商很多,基于用戶價值投入運營的卻不多,”楊小軍講道。
與超市、菜市場的購物人群不同,醫院天然對用戶群進行了切分,比如婦女、兒童、腫瘤、皮膚等,用戶群的需求也比較精準。前期,袋拉拉在門診的售貨機主要銷售可降解塑料袋,目前針對住院部患者,產品拓展至馬桶墊、手套、毛巾等日用品。
圖源:袋拉拉
目前,袋拉拉在國內醫院設置了約2000臺自助取袋機,其中30%接受了廣告投放。機器屏幕滾動播放的視頻廣告與醫院場景相關,主要有四類:政府宣傳廣告,如防詐騙、掃黑除惡等;NGO公益廣告,如紅十字會等;企業品牌推廣,如美團送藥等;另外還有醫藥產品的推廣。
據楊小軍介紹,用戶購袋時,可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支付。微信端,用戶會留存在公眾號、企業微信,在疫情影響較弱的階段,日新增用戶約10萬人/日。支付寶作為支付工具,現階段無法進行用戶留存,因此公司選擇直接商業化,若用戶選擇免費取袋,則會通過支付寶向其贈送保險,進而獲得支付寶給予的補貼。
接下來,針對留存在公眾號、企業微信的用戶(次日留存率92%),袋拉拉通過推送健康類產品進行流量轉化;利用微信視頻號,公司已與膳食類品牌商(如龜苓膏)合作,進行直播和短視頻投放。未來,其設想在私域流量運營上加大投入,通過輸出健康相關的科普內容、營養產品,來增強用戶粘性,目標定位是成為“病后康復滋補專家”。
那么,該如何理解在醫院賣環保袋這件事的競爭壁壘?楊小軍告訴36氪,看似簡單的生意,要做成全國業務也并不容易,硬件切入是基礎,關鍵還在于深度用戶運營。
“硬件(取袋機)需要研發、生產,軟件系統也需要開發,供應鏈的耗材供應需要很及時,醫院場景決定了它的容錯率非常低;而且商業變現也不能走錯方向,整體對組織協同能力要求很高。”此前,袋拉拉曾花費數百萬元嘗試做在線問診、掛號等業務,發現難以跑通后,才調頭到現在的方向。
截至2022年4月7日,袋拉拉的取袋機已進入近1000家醫院,按中國國內3.5萬家醫院計算,滲透率約為2.5%;據了解,目前自助取袋機在醫院滲透率約為6%,整體還有較大的拓展空間。
在市場拓展方面,袋拉拉主要通過經銷代理的方式,針對細分場景,選擇具備渠道資源的經銷商,如醫藥代理、醫療器械經銷商、影像設備經銷商等。收益上,經銷商獲得環保袋收入的100%,總部廣告、經銷商接廣告收益的50%;投入上,經銷商需主動開拓醫院,墊付數千元/臺的機器押金,合作結束時押金返還。
通過上述商業模式,楊小軍介紹:“2022年袋拉拉預計將實現收入6500萬元,隨著設備滲透率、私域運營變現能力提高,預計2023年收入將達到1.2億元。”當前袋拉拉仍在尋求融資,以加速拓展醫院、擴充品類,希望與具備行業資源的醫療賽道基金實現合作。
據了解,目前這一細分領域中,也有綠葆、360袋小保等聚焦醫院場景的自助取袋機業務;另有悅豐智能、金鈀子、青綠環保等多場景覆蓋的取袋機廠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