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廣告宣傳用無紡布袋\帆布袋訂制\面粉袋\檔案袋\圍裙生產 可印刷圖案和logo 聯系電話/微信:15838231350 網址:http://www.yrwfb.cn
說到帆布,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粗糙的紋理感,不算平滑的觸感,耐臟,有輕微防水性能。帆布的歷史悠久,傳說最早出現于羅馬,被人們用來制作馴鷹時佩戴的腕帶,后廣泛應用于航海、服裝、藝術、體育等各個領域。
帆布包包 來源:小紅書
二十一世紀,帆布這種面料因為其環保的特性得到了更多的認可,一些歷史悠久的博物館看中了帆布包的結實耐用,便于攜帶,更是進一步挖掘它的潛能,將它做成了代表博物館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五湖四海的觀眾來到博物館參觀,帶走了博物館精心設計的具有宣傳功能的帆布袋,包包被人們攥在手中、背在肩上、扛在后背,走到哪里,品牌傳播到哪里,特色宣傳在哪里,就這樣以這種奇特的方式,小小的帆布包的背后,是一座座獨具魅力的博物館。
帆布包包 來源:小紅書
01
梵高與《向日葵》
荷蘭梵高博物館
如果你有興趣嘗試,可以在購物網站中搜索一下帆布包,不出意外的話,搜索產品列表第一頁中,你一定會找到一款印著梵高向日葵的帆布包。是的,梵高這個誕生于荷蘭的后印象派畫家,雖然生前寂寂無名,飽受病痛折磨,但是死后他的作品卻越來越被世人所接受、所追捧,他的一些作品如《向日葵》《星空》等,是最受歡迎的帆布包圖案。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有座專門紀念梵高的博物館——梵高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建成于1973年,1997年加蓋由日本建筑師黑川紀章設計的新側翼。博物館珍藏了世界上絕大部分梵高的作品、手稿、生活用品和梵高與弟弟的往來書信。博物館中展出的《向日葵》,是現今梵高的十一幅向日葵系列作品中,唯一對外展出的作品,也是梵高最喜歡的一幅。
梵高博物館外景 來源:梵高博物館官網
很多人認為梵高以《向日葵》中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他曾在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多次談到自己的向日葵系列作品。梵高認為黃色代表太陽的顏色,陽光又象征愛情,因此具有特殊意義,他要用向日葵畫作來裝點他的小屋,為小屋,為自己帶來一些溫暖和希望。可惜這位偉大的藝術家生前并未感受到向日葵帶給他希望的力量,夏季短暫,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長,梵高用槍在那片熟悉的麥田上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梵高的著名作品《向日葵》 來源:梵高博物館官網
梵高博物館的帆布袋上必然是印有梵高向日葵的,但與其他博物館或畫廊出品的帆布袋圖案不同,梵高博物館的帆布袋上的向日葵只是一個剪影,橘黃色的外輪廓,簡單,卻醒目,仿佛在向外界傳達著一個信息:由于梵高《向日葵》畫作太過脆弱,為了更好保存它,梵高博物館于2019年發表聲明稱,該作品將不再外借展出。所以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梵高短暫悲慘的一生,一睹《向日葵》的風采,只能親臨梵高博物館嘍。
02
倫勃朗與《夜巡》
荷蘭國立博物館
在阿姆斯特丹這座博物館之都,還有一座與梵高博物館共同被公眾認為不可錯過的博物館--——國立博物館。荷蘭國立博物館是荷蘭最大的博物館,于1885年對外開放,以收藏荷蘭黃金時代的作品著稱。國立博物館的招牌帆布袋上印著一個人頭像,這個人就是十七世紀荷蘭本土畫家倫勃朗。
荷蘭國立博物館門前 來源:藝術中國
倫勃朗作為歐洲巴洛克繪畫藝術的代表畫家之一,被稱為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倫勃朗家境富裕,他本人更是成名頗早,在17世紀30年代就成為了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畫家,以神話和宗教故事為題材的作品供不應求。但是,帆布包上的倫勃朗并不意氣風發,相反,他目光憂郁,雙唇緊抿,那神情仿佛在向世人訴說他的愁苦和無奈。這一切,還得從這座國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倫勃朗的《夜巡》說起。
《夜巡》是倫勃朗創作生涯的轉折之作,最初這幅畫的名字應該不叫夜巡,而是市民護衛隊集體像之類的名字。
倫勃朗的作品《夜巡》 來源:360圖片
這幅畫作完成于1642年,當時,市民護衛隊民兵16人每人出100盾,集體邀請倫勃朗為他們繪制畫像。倫勃朗沒有按照以往肖像畫的畫法進行創作,而是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民兵工作的場景,像是一幀定格了的戲劇畫面。這幅作品無論從人物塑造還是構圖,或者明暗處理上,都堪稱荷蘭美術史的杰作。可粗俗的民兵并不買賬,理由是:憑什么每人都出100盾,有的人給了個大正臉,有的人卻只有一個縮在陰暗中的側影!憤怒的民兵要求倫勃朗重畫,最好按照他們的要求,將民兵畫成一排,每個人都給個微笑的正面特寫。有著藝術追求和藝術主張的倫勃朗斷不可能接受民兵的提議,他堅決不重畫,也拒絕退款。這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最后還打了官司。自此后,沒有人再邀請倫勃朗為他們創作肖像畫,倫勃朗的訂單量銳減,再加上家庭變故,他的生活變得極度窘迫。
那幅畫作最后的確是被民兵們帶了回去,但是卻因為尺寸太大而被裁掉了邊角,更是因為掛在經年累月燃燒著炭火的壁爐上方而被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煤灰,以至于18世紀這幅偉大的作品再次出現在世人面前時,人們還以為畫面描述得是民兵深夜執行任務的場景,所以取名《夜巡》。這幅畫在國立博物館有著自己獨立的房間,一些觀摩過的游客不約而同發出感慨:當我們凝視的時候,仿佛感到畫布上有生命在流動……
03
英國皇帝們的那些畫兒
英國國家肖像館
【帆布袋包裝訂制廠家電話/微信:15838231350】
了解英國國家肖像館,是因為它的帆布包。肖像館坐落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旁邊,英國國家美術館的北側。英國國家肖像館的帆布包因為有趣,而被很多人喜愛,大家也是循著這個包,腦海里生出了到此一游的念頭,使得肖像館成為了英國一眾博物館和美術館里最獨特的一個。
英國國家肖像館 來源:金融時報
它的帆布包上沒有LOGO,也沒有代表作,而是印著一排排小人腦袋,初看以為是某個動畫片上的卡通人物,細細一看可了不得,這些可都是英國的那些King and queens:比如為復辟羅馬天主教而下令燒死約300名反對人士的血腥瑪麗瑪麗一世,首位大不列顛、愛爾蘭漢諾威王朝國王,但是不會講英語的喬治一世,現在英國的最高統治者,威嚴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這些國王和女王們的照片、繪畫、素描與雕塑等創作形態,全部被收錄在了英國國家肖像館。它裝載著一部英國繽紛皇家史,它更像一扇窗戶,克制地、小心翼翼地向大眾展示著皇室生活的幾個角落,吸引著人們透過展品來窺探、發現英國王室更多的秘密。帆布包的使用者們輪著番秀,有展示家里貓咪被袋子吸引的照片,有的更是配上了使用心得:最近在學習英國歷史,隨看隨復習,根本離不開,棒棒噠!
04
用自身詮釋愛
蘇格蘭鄧迪V&A設計博物館
這是一個很新的博物館,之所以了解它是因為它的帆布袋:小清新花卉系列帆布袋。每個袋子上都滿印花朵,色彩雖然豐富,但并不濃郁,相反,給人一種安靜、祥和、歲月靜好的感覺,大大的字母LOGOV&A就這樣躺在一群花朵上面,說不出的舒適與愜意。這些,正是迎合博物館的設計者,日本建筑大師隈研吾的建設理念:把博物館所在地,蘇格蘭美好風景做出最自然的詮釋。
鳥瞰鄧迪V&A設計博物館來源:BBC網站
鄧迪V&A設計博物館的建筑設計創作靈感來源于蘇格蘭的崎嶇峭壁。博物館位于城市復興海濱區的心臟地帶,目標是建成城市的會客廳,旨在將活力的城市與歷史悠久的海濱區重新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座博物館用自身連接著人與自然,它是鄧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去那里欣賞、體驗周圍公共空間的建筑,并找到博物館、海濱、城市和自己之間的和諧關系,它在用自身詮釋愛。
片尾福利!!!
背著帆布袋走訪了這么多家有趣的博物館,小編也想聽聽您們的故事呢。寫下你與博物館的故事,有機會獲得我們的獎品:吉鼠帆布袋,是不是很棒?趕快關注我們并留言吧!
留言的路徑在這里
▼
第一步:篇尾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第二步:點擊前往圖中包含的公眾號
第三步:在下方的對話框中寫下留言,分享故事吧!
注:圖中帆布包圖片來自Niceside淘寶店
責編:羋韞婧
審核:張偉 張碩
長按掃碼關注
文物之聲
【提示】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搜集,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