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布袋訂做15838231350半輩子都在莊稼地里忙活,沒想到一把年紀當上了工人。”近日,青島西海岸新區藏馬鎮河崖村西北角的帆布廠開工,村民丁金鳳難掩喜悅之情,“在家門口就能掙著錢,這可要感謝老宋哩。”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丁金鳳口中的“老宋”,名叫宋傳國,河崖村駐村第一書記。而“老宋”其實并不老,只是駐村以來,人曬得黝黑,看起來有些顯老。“都是操心操的呀,老宋是真干事的人。”鄉親們都看在眼里。
今年以來,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青島西海岸新區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 第一書記見行動”活動,區派150名駐村第一書記以解決實際問題和群眾訴求為著力點,辦好了一批民生實事,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提升。
藏馬鎮的河崖村是陡崖子水庫移民整體搬遷村,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老百姓來錢門路不多。從駐村第一天起,宋傳國就打定主意要在鄉村產業上下功夫,帶帆布袋訂做15838231350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老百姓有活干,才有收入,日子才能過好。”在調研集體資產時,宋傳國發現村里一處閑置廠房,便琢磨著引進項目的事。經過多方奔走,通過朋友聯系上了一位臨沂客商,其帆布剪裁加工項目是適宜當前農村特點的理想產業。“這個項目生產過程無煙塵、廢氣、污水、噪音等任何污染,生產余下的下腳料由供應商回收后還可以再利用,而且用電能耗低,安全生產有保障。”宋傳國一心想把這個項目拿下。
但是達成投資合作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廠房地塊長60米、寬20米,面積不是很大,不利于后期擴大生產。所以,一開始我沒相中。”臨沂客商杜汭臻坦言。
為此,宋傳國不止“三顧茅廬”。“這個老宋前前后后不知道來了多少趟了,不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勸我把項目落下,更是以實際行動表達誠意。”杜汭臻笑著對記者說,笑聲中透著欽佩,“帆布袋訂做15838231350針對我所顧慮的成本、招工、擴建等問題,他都給出了解決方案,每完成一項就在筆記本上打個勾,勾打完了我的心里防線也被攻破啦。”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客戶在藏馬鎮河崖村注冊成立“青島優一帆實業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閑置的廠房以每年5萬元的資金出租,租賃期限20年,村集體有了穩定的收入。
廠區面貌煥然一新,為鄉村帶來了生機活力,河崖村6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這個活比在外面打工輕松多了,一天能掙110塊錢。”丁金鳳說,“老板人實在,中午管一頓飯,平時地里干農活也能請假。”
“午飯可以管也可以不管,但我還是自己掏錢管了飯。”杜汭臻說,“老宋的真情打動了我,既然來了我也不能辜負村民們。”
廠房盤活了,項目落下了,工廠開工了,宋傳國心里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說到駐村工作的心得,宋傳國有他的“金石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是用真心換真心。“為人民服務是貫穿百年黨史的一根紅線。用真心對待人民,人民自會以真心回應。”學史力行,宋傳國表示既要學好黨史,更要踐行初心,踏實地為民辦實事。
“老宋,上哪去?”“老宋,又忙著呢!”“老宋,到家坐會兒吧。”走在河崖村的街上,時不時地就有村民和宋傳國打招呼。村里一名老黨員告訴記者,村里人對熟悉又敬重的人,才會在姓氏前加“老”。
截至目前,150名區派駐村第一書記已走訪入戶3247戶,收集各類問題370余個,核實辦結問題176個,梳理攻堅突破民生實事項目490余項。
青島新聞廣播融媒記者:李岳鋒 通訊員:蘭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