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帆布袋訂做15838231350閑置廠房引來千萬元民生項目,60多名村民家門口當工人(引題)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老宋”招商記(主題)
大眾日報記者 張忠德 通訊員 蘭美娜
“半輩子都在莊稼地里忙活,沒想到這把年紀又當上了工人。”今年5月,青島西海岸新區藏馬鎮河崖村西北角的帆布廠開工,62歲的村民丁金鳳難掩喜悅之情,“在家門口就能掙著錢,這可要感謝老宋啊。”
丁金鳳說的“老宋”,名叫宋傳國,是西海岸新區派駐河崖村的第一書記。相比丁金風的年紀,只有50歲的“老宋”其實并不算老。對此,村里一名老黨員告訴記者:“村里人對熟悉又敬重的人,才會在姓氏前加‘老’。‘老宋’是干實事的人,大家伙兒都尊敬著呢!”
河崖村是水庫移民整體搬遷村,以傳統農業種植為主,老百姓來錢門路不多。“村里資源條件并不是很好,得先給村民們找一個‘下蛋的雞’。”對村情了解透徹后,宋傳國給自己定下了“招商員”的身份。
帆布袋訂做15838231350調研村集體資產時,宋傳國盯上了一處閑置廠房,“就這么閑著,白瞎了!”。經過多方考察,他聯系上了一位臨沂客商,其帆布剪裁加工項目是適宜當前農村特點的理想產業。“這個項目生產過程無煙塵、廢氣、污水、噪音等污染,下腳料由供應商回收后還可以再利用,而且用電能耗低,安全生產有保障。”宋傳國很看好這個項目。
但是達成投資合作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廠房地塊長60米、寬20米,面積不是很大,不利于后期擴大生產。所以,一開始我沒相中。”臨沂客商杜汭臻坦言。
為此,宋傳國不止“三顧茅廬”。“這個老宋前前后后不知道來了多少趟。”杜汭臻笑著對記者說,“針對我所顧慮的成本、招工、擴建等問題,他都給出了解決方案,每完成一項就在筆記本上打個鉤兒,鉤兒打完了,我的心理防線也被攻破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客戶在藏馬鎮河崖村注冊成立“青島優一帆實業有限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元。閑置的廠房以每年5萬元的資金出租,租賃期限20年,村集體有了穩定的收入。
河崖村60多名村民還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這個活兒比在外面打工輕松多了,一天能掙110元錢。”丁金鳳說,“老板人實在,中午管一頓飯,平時地里干農活也能請假。”
今年以來,為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青島西海岸新區啟動“我為群眾辦實事 第一書記見行動”活動,區派150名駐村第一書記常態化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入戶走訪,開展問題摸底排查專項行動,為群眾辦實事。截至目前,已收集各類問題370余個,核實辦結問題16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