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視頻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8日消息(記者 譚琦)布袋、菜籃子、網兜、小推車……在海口市五源河農貿市場內,越來越多的市民在“禁塑”工作的引導下,養成了環保的購物習慣。海南禁塑一年的時間里,通過宣傳引導和加強執法監管的方式,禁塑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記者從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禁塑一年來,海口共立案739宗,扣押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2.2萬箱、塑料袋超過1000萬個、餐盒等塑料制品7.4萬個,收繳罰款181萬元。
海口一倉庫違反“禁塑令”被查獲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走訪海口五源河農貿市場
市民環保意識增強 布袋買菜筐齊上陣
12月27日,新海南客戶端記者走進海口五源河農貿市場,幾乎所有的攤販使用的都是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袋,隨處都可以看到禁塑的宣傳標語,無紡布手提袋廠家15838231350來買菜的市民手中也鮮見不可降解塑料袋的身影。“今年開始,我都自帶袋子來買菜,支持禁塑工作也是保護環境。”市民吳女士手中拿著多次重復使用的布袋,禁塑工作后布袋就成了她家的“菜籃子”。
市民王女士則是推著小推車到市場采購。“小推車方便,可重復使用推著還省力。”王女士說,從去年年底禁塑開始后,她已經習慣用塑料替代品,不僅買菜用小推車,出門也總是帶著一個無紡織布的袋子。在市場內也看到,有部分市民手中拎著較大尺寸的不可降解塑料袋。“這是之前去超市買的袋子,已經反復利用多次了。”胡先生的家中也養成了塑料袋重復使用的習慣,多次使用后,胡先生還會將其作為垃圾袋使用。
統一采購降成本
農貿市場全生無紡布手提袋廠家15838231350物降解塑料袋均價7分錢
針對農貿市場禁塑工作的難點,海口市探索集中采購模式,采取“政無紡布手提袋廠家15838231350府牽頭組織推動、成立市場業主批量采購代表團、供銷雙方洽談批量競價”的方式推進農貿市場禁塑,實現“供應商以集中采購價分銷供貨到市場,市場方以集中采購價零利潤分發經營攤主,市場攤主向末端消費者提供全降解袋”全鏈條管理,確保批量采購落實見效。
據介紹,海口在全省率先與主城區40家農貿市場簽約,全面普及使用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實現農貿市場集中采購全覆蓋,降低不同規格全生物降解塑料袋使用成本約20%,農貿市場全生物降解塑料袋普及率大幅提升。
“最小尺寸的袋子(300*180),一扎50個每個均下來價格只要7分錢。”五源河農貿市場菜攤攤主吳霞是集中采購全生物降解塑料袋的受益者之一,她算了一筆賬,自己采購塑料袋同樣尺寸的均價要2毛錢一個,市場集中采購的塑料袋便宜了不少。
“我們提供了5種不同尺寸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供選擇,可以滿足不同攤位物品的需求,均按照出廠價格出售給攤主。”據五源河農貿市場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市場共租出135個攤位,每天用量數千個,大約一周送一次貨。
加強執法監管
海口一年來共立案739宗 罰款181萬元
“禁塑”一年來,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加強列入禁止名錄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生產、倉儲、運輸、銷售、使用環節全鏈條的監管執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據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鄭廷安介紹,目前共立案739宗,扣押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2.2萬箱、塑料袋超過1000萬個、餐盒等塑料制品7.4萬個,收繳罰款181萬元。
“目前對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執法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銷售儲存環節還有一定的隱蔽性,執法成本較高。”鄭廷安坦言,市場上仍有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漏網之魚”,部分鄉鎮也存在執法力量不足的問題。鄭廷安透露,下一步或將與公安、交警等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并加大對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監管和處罰力度。
鄭廷安也呼吁社會各界共同加入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監管和治理中來。目前,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投訴渠道暢通,市民遇到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商家,可通過12345熱線和線上投訴渠道進行舉報,執法人員將第一時間到現場開展查處工作,對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行為進行嚴格處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