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禁塑”成為全球主流趨勢的情況下,塑料袋似乎是全球最令人討厭的東西之一,我們看到了塑料不可降解對地球帶來的污染這個大問題,卻不知道它被發明出來的初衷。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塑料被發明的初衷和原罪
這是一個很諷刺的問題,大家可能沒想到,1959年瑞典人斯滕·古斯塔夫·圖林發明塑料袋的初衷,就是為了替代紙袋。那個時候人們大量使用紙袋,導致森林遭到大量砍伐。
和紙袋相比,塑料袋具有輕便結實、隔水、不易破裂等優點,被發明出來之后得到廣泛使用,且事實上比紙袋更加容易被反復利用。
可問題是,這些袋子太便宜太方便太容易獲取了,以致于懶惰的人們用完之后就扔掉。塑料袋被發明出來的時候本身不是一次性的,卻因為人們的使用習慣變成了一次性。
再加上塑料袋使用的原料是極難降解的聚乙烯,這帶來了今天塑料袋被討伐的原罪:不可降解。用完就扔與不可降解,這就是產生塑料污染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塑料產量接近3.6億噸,中國作為最大的塑料生產國,產量約占全球的25%左右。如果按照每年15%的塑料廢棄量計算,中國每年的塑料廢棄量就達到千萬噸以上。這種大量的廢棄塑料作為垃圾被填埋在地下,導致被占用的土地長期得不到恢復,給中國的可使用土地帶來巨大壓力。
這就是我國明年起在相關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大背景。
除此之外,因為塑料袋的降解周期往往長達幾十年甚至數百年,導致這些塑料袋進入海洋河流等水域后,對水生物造成重大影響。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資料,塑料殘骸每年會導致100多萬只海鳥與10萬多只海洋哺乳動物死亡。
因此,從2008年“限塑令”開始,我國在塑料袋領域開始逐步加強限制。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限塑”隊伍中,比如2012年匈牙利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2018年巴拿馬禁止商店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紙袋更環保嗎?
1960 年代塑料袋普及時,被它取代的就是紙袋。幾十年后,以環保的名義,紙制品又開始收復被塑料制品奪走的市場。挺戲劇性的。
但是,很多研究表明,紙制品很難真正成為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大家知道,紙的主要生產材料來自于樹木,這也是塑料袋被發明出來替代紙袋的原因。有數據統計,目前全球每年生活用紙量達到 3.2 億噸,生產一噸紙大概需要用到 4 棵 20 年樹齡的大樹,那么全球一年就需要砍伐12.8 億棵大樹。
如果全部用紙袋來替代塑料袋,意味著森林砍伐面積將擴大,那基本就回到了1950年代的老路上去。
除了對樹木的砍伐之外,造紙污染也容易被大家忽視,其實造紙的污染可能比制造塑料更大。中國一直是傳統造紙大國,對于造紙污染,不少人都有直觀的感受,河邊的造紙工廠,管道不分晝夜排放出滾滾黑水。
據媒體報道,造紙分制漿和抄紙兩步,污染主要來自于制漿過程。目前中國絕大部分造紙廠采用堿法制漿,每生產一噸紙漿,就會排出約七噸黑水,嚴重污染水源。21 世紀初,蓬勃發展的造紙行業為中國經濟增長做出很大貢獻,同時,造紙業排放廢水一度占到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 1/5。
2019 年 10 月,騰格里沙漠邊緣被曝出現大規模污染物,總面積達約 12 萬平方米。造成污染的,是中紙旗下的美利紙業。1998 年到 2004 年間,美利紙業將大量造紙黑液傾倒在了沙漠里,這種黑液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最大的環保是減少使用或重復利用
上面提到,用紙袋來替代塑料袋并不現實,同樣,布袋也并非最佳選擇。
因為紙袋和布袋的生產成本和效率遠遠低于塑料袋,要達到像一次性塑料袋一樣的環保水平,一個紙袋最少需要使用3次,布袋最少使用131次,這樣才能與一次性的塑料袋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相同。
而且,制造塑料袋消耗的資源也更少,在容量相同的情況下,紙袋的能耗是聚乙烯購物袋的 1.5 到 2 倍,布袋所消耗的棉、麻、水等資源會多很多。
相比之下,塑料袋其實是最經濟的,它最大的毛病是容易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對此,“取個袋”解決了這個問題。“取個袋”基于5G、大數據、光感技術以及高分子生物化學等專有技術自主研發了智能取袋終端,為全民提供可降解的環保袋。該環保袋采用PLA和PBAT兩種生物材料進行生產,可實現快速生物降解,無毒無刺激性氣味,且塑料袋的厚度、承重能力、生物降解效率均符合國家最新政策要求,既解決了不可降解塑料袋的污染問題,又取代了紙袋成為一次性塑料袋的完美替代品。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綠色出行,從“取個袋”開始
科技賦能環保
綠水青山,代“袋”相傳!
/
關
注
我
們
/
/ 微信公眾號 /qudai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