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輕塑料垃圾污染,多國政府陸續出臺禁塑條例:將從2021年開始禁止使用包括一次性餐具、吸管等在內的多種一次性塑料制品。因為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數據顯示,塑料垃圾污染是全球公認的主要環境問題之一,每年產生約3億噸塑料垃圾,其中超過800萬噸的塑料進入海洋,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的損失高達每年80億美元。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溫哥華超市為環保推出"羞恥"塑料袋
溫哥華一家名為“東西(East West)”的超市為了倡導環保理念,推出了一款“羞恥”塑料袋。以往印著超市Logo的塑料袋,改為印有各種令人感到羞恥的文字,目的是讓顧客用起來覺得不好意思,從而減少或避免使用。
當時“羞恥”塑料袋只制作了1000個。因為數量有限,造型新奇,反而吸引了許多客人專程前來搜集。超市負責人戴維表示,這種塑料袋在社交網絡引發熱議,利于宣傳環保。希望能夠由此傳遞環保觀念。
在中國自帶環保袋成為人們的習慣
如今,手里拿個“環保袋”購物似乎象征著現代人的環保意識。從8年前的“限塑令”開始,使用環保袋已經漸漸成為中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然而,環保袋真的環保嗎?不同材質的環保袋對環境有什么影響呢?
英國環境機構開展了一項調查,考察了7種不同類型的袋子:紙袋、棉袋、用淀粉和聚酯聚合物制作的可降解袋子以及4種不同密度的聚乙烯袋子(包括牢固的環保袋、用高密度聚乙烯制作的標準購物袋和低密度可重復使用的環保袋)。結果發現,市面上所謂的環保袋,其生產過程給環境帶來的影響遠比普通的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大得多。
總的來說,重復使用1個棉質環保袋131次才能抵得上1個塑料袋。倘若一次性塑料袋最后又被拿來裝垃圾,那棉質環保袋就必須使用173次,才能與一次性塑料袋對環境的影響持平。然而根據統計數據,棉質環保袋平均使用51次便會被丟棄。
此外,研究還發現,紙袋使用3次才能等同于一次性塑料袋對環境的影響。紙袋雖然容易降解,但也很容易破,裝載能力低,防濕能力差,使用壽命短,一般使用不足3次就會被丟棄。為增加防油、防水及牢固性能,許多紙袋還加裝了塑料薄膜,這大大增加了回收、降解的難度,因此,還是應該盡量少使用紙類環保袋。
研究者稱,處理塑料袋最環保的方法并不一定要回收它們,你只需要在丟棄它們之前盡可能地多用幾次即可。如果你仍打算使用棉質環保袋,那就盡可能地多用幾年,以實現它的可持續發展潛力,減輕對環境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