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產!平均每畝586公斤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長沙晚報10月26日訊(全媒體記者 錢娟 通訊員 劉友瓊)26日上午,在寧鄉市金洲鎮箭樓村的一處稻田里,收割機在田間作業。伴隨著機器轟鳴聲,一株株水稻被割斷,稻穗被卷進脫粒倉,田間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
來自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生物機電職業學院、長沙市農技推廣中心等單位的農技專家組成測產組,通過現場稱重、種植面積測量、潮谷水分檢測等程序,測算出該區塊測產產量為折合標準干谷平均每畝586公斤。
聽到農業專家報出產量,寧鄉市圓湖農機合作社理事長、種田大戶黃勇喜上眉梢。“種了幾十年田,對于水稻長勢基本上有點數。聽到高檔優質稻畝產達到586公斤,我很高興。”黃勇介紹,今年種植了院士專家推薦的高端優質稻品種,預計收購價格將比常規晚稻高出0.2元左右每斤。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種了2600畝米粉加工型專用優質早稻,由于采取了‘五好一化’技術措施,平均畝產855斤,比去年增產22.1%,每斤收購價比雜交水稻高出0.18元,僅早稻收購價格提高一項,就增收了40余萬元。”黃勇告訴記者,合作社已經注冊了“夏家洲”大米商標,正準備把今年種植的高檔優質稻玉針香和農香42加工成高檔優質米,打造“四高”優質稻糧米品牌。
“高檔優質雙季晚稻達到這樣的畝產非常不容易,打贏了高溫干旱、蟲口奪糧兩場硬仗。”長沙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夏禮明介紹,今年在早稻生長遭遇長期陰雨、晚稻生長遭遇持續高溫干旱的情況下,寧鄉市“四高”示范點在專家組的技術支撐下,“抗災措施+技術措施”雙管齊下,獲得了豐收,完成了項目預期目標。
據了解,今年以來,長沙市開展糧食生產“四高”試驗示范,探索形成了水稻高產穩產種植“五好一化”可持續發展模式,即整好田、選好種、育好秧、施好肥、防好病、全程機械化。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實落地,引導廣大農民和種糧大戶多種糧、多產糧、種好糧。下一步,長沙市將推動糧食生產“四高”試驗示范在全市擴面增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