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保行業穩增長!格林美前三季凈賺超10億,多家深市環保公司“簽大單”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10月21日,格林美發布業績快報,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3.74億元,同比增長65.8%,實現凈利潤10.06億元,同比增長40.39%。
據了解,目前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已經成為格林美的增長極之一。上半年公司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57億元,同比增長368.64%。
不僅格林美業績強勢增長,多家深市環保板塊上市公司也在近期傳來喜訊:10月23日晚,中科環保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約1.75億元,同比增長17.37%;天源環保和僑銀股份都在近期發布中標公告,中標項目投資總金額均超2億元…
德邦證券研報認為,“十四五”國家對環境質量和工業綠色低碳發展提出更多要求,節能環保以及資源循環利用有望維持高景氣度。
電池回收成增長極,格林美“底盤堅固”
為何能實現業績的大幅增長?格林美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全面聚焦發展高鎳三元前驅體、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等新能源業務,促進公司產能全面釋放、經營業績高速增長。
目前,新能源業務已經成為格林美的主要營收來源。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電池材料業務實現營收105.22億元,同比增長88.71%,占公司總營收比重已經達到75.57%。
而格林美今年6月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曾表示,公司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資源全部作為原料用于新能源材料的生產,為新能源材料業務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看到,格林美的城市礦山業務是其新能源電池材料業務迅猛發展的堅實“底盤”。西南證券研報認為,新能源金屬價格居高不下,回收業務已經成為格林美新增長極。
2022年前三季度,格林美動力電池回收業務快速增長,1-9月累計回收動力電池12000余噸(超過1.5GWh),同比增長超過130%,實現銷售收入4.63億元,同比增長297.73%,全面進入盈利階段。
西南證券研報指出,未來隨著鎳、鈷、鋰等新能源金屬持續維持歷史高位,下游電池廠或倒逼回收產業進步。2022年三季度,公司與山河智能、瑞浦蘭鈞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循環版圖日益豐滿。目前公司金屬回收比例維持行業領先水平,未來回收渠道的擴充、回收品類的完善、下游需求的增長將共同促使公司城市礦山業務進一步發展。
除了與山河智能、瑞浦蘭鈞的戰略合作協議之外。9月28日,格林美還發公告稱,格林美、偉明環保、永青科技與溫州高新區管委會簽署了《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低碳產業園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溫州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上述公告顯示,溫州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22億元,擬建設年10萬噸動力電池與電池廢料回收和10萬輛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并布局相關鋰電池新材料項目。
格林美表示,未來隨著合作的逐步實施和深度開展,預計對公司未來經營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
環保賽道頻現利好,多家上市公司“簽大單”
除了格林美之外,中科環保也于10月23日晚披露了業績報告,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收11.18億元,同比增長7.77%,實現凈利潤1.75億元,同比增長17.37%。
據了解,2022 年9月,中科環保中標泰國 Maha Sarakham 輔機設備供貨,中標合同額50.2214萬美元(約合364萬元人民幣),合同采用“FOB 上海港”的貿易模式,預計2023年5月完成交貨。在臺灣桃園項目的基礎上,公司境外市場業務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實際上,多家深市環保領域上市公司都在近期“喜提大單”。
10月17日,天源環保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招標代理機構發來的《中標通知書》,確定公司作為聯合體牽頭單位成為“竹山縣城鄉垃圾污水綜合治理生態環保PPP項目社會資本方采購項目”的中標人。
據了解,上述中標項目總投資預計2.68億元,中標人除天源環保(聯合體牽頭單位)之外,還有中海海洋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體成員)。天源環保表示,該項目中標后,預計對公司未來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10月10日,僑銀股份公告顯示,公司入選“漢臺區城鄉環衛一體化特許經營項目(二標段)”的第一中標候選人,預估中標總金額為2.95億元/20年。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僑銀股份回復投資者提問稱,根據第三方公開數據統計,公司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新簽訂單總額超50億元,年化額超6億元,拿單規模穩居行業前列。公司今年新簽訂單具有大單多、平均運營時間超5年等特點,展現了公司強勁的市場競爭力。
9月26日,綠茵生態發布中標公告稱,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天津青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為“烏蘭察布市集寧區園林環衛服務中心2022年城區街道公園綠地養護工程”的中標人,中標總金額9708.26萬元,養護期5年,年化金額1941.65萬元。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下半年以來已經有超過20家環保領域上市公司披露項目中標信息。
除此之外,環保領域也頻現政策利好。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確定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高校、醫院、中小微企業等九大領域的設備更新改造。本次貸款總額達1.7萬億,中央財政貼息2.5%,期限2年。貸款利息不多于3.2%,補貼后利息小于等于0.7%。
德邦證券研報認為,1.7萬億財政貼息貸款助力九大領域設備更新,環保設備、檢測領域有望迎來新發展。
10月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能源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的通知。《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可有力支撐和引領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能源標準體系,能源標準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華西證券研報認為,在我國全面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任務目標的大背景下,環保行業有望獲得長足發展。
責編:朱雨蒙
校對:楊立林
版權聲明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為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