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云創財經》 文 / 安生
現在,想要沖刺以創新性與成長性著稱的創業板企業,是讓人越來越看不懂了。
明日即將創業板上會接受審核的福建南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王科技”),是一家從事紙制品包裝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為環保紙袋及食品包裝。
主要產品就是這些:
南王科技表示,公司在印刷環節,采用安全環保的水性油墨及水性光油;在制袋環節,公司采用安全環保的水性膠水進行粘合,同時,在招股書中,南王科技以定位“紙制品包裝整體方案解決供應商”為由對自身符合“三創四新”進行了大篇幅的解釋。
不過,以南王科技的主要產品來看,環保紙袋及食品包裝無論是材質還是外觀,并看不出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而這,也很難與創業板的“三創四新”聯系在一起。
同時,質疑南王科技“三創四新”屬性更為有力的佐證之一,便是其報告期內持續下滑的毛利率。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南王科技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6.91%、21.06%、19.14%,而同行業可比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均值分別為27.88%、25.97%、22.07%,南王科技報告期內的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顯著走低且均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南王科技的毛利率甚至已經跌破20%的關鍵“紅線”。
“不到20%的毛利率,這恐怕很難讓人相信貴司所稱的具備技術和研發能力的高創新能力。”而南王科技所從事的紙制品包裝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行業本身就存在行業門檻較低,缺乏技術壁壘,技術含量低,產品同質化嚴重且附加值低,技術創新性不足等諸多特點,雖然南王科技自稱在規模、技術、市場、品牌等方面積累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并列舉了較多的證據,但其對于“三創四新”的強行解釋仍然不能打消市場的疑慮。
而從業績上來看,2019年至2021年,南王科技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9141.08萬元、84821.12萬元和119535.55萬元;凈利潤分別為6400.18萬元、6615.27萬元和8401.5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6059.32萬元、6066.54萬元和7955.09萬元,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的復合增長率為31.4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僅為14.58%,公司的業績成長性在同為創業板的企業中處于落后的位置。
南王科技無論是營收還是扣非凈利潤的年化復合增長率不僅不能證明其具有創業板上市企業所應具備的成長性,而創業板企業如此之低毛利率,則便不得不讓人懷疑其是否符合“三創四新”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南王科技作為一家擬創業板企業,其在報告期內竟然丟掉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身份,招股書顯示,其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已在2021年12月底到期,預計將于2022年11月通過高新技術企業復審,雖然坊間曾傳言創業板改革中將要求申報企業必須具有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的說法至今未被證實,但創業板企業如不具備高新技術企業資質,對于其創業板的屬性打擊也著實較大。
此外,南王科技還隱瞞了員工的學歷信息。IPO企業一般會在“發行人員工情況”中披露員工具體結構情況,但南王科技在“發行人員工情況”一欄僅披露了“員工人數及其變化情況”、“員工專業結構情況”和“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繳納情況”,員工的學歷結構卻只字未提,創業板歷來都是以成長性著稱,而成長性則需要以研發創新為驅動,這背后自然少不了高學歷人才的支撐,但作為一家擬創業板上市企業,南王科技卻并未披露員工的學歷情況,這是點甚至令人疑惑。
事實上,南王科技與上周被否的企業情況極為相似,甚至在行業地位上還不如前者,而南王科技此次能否闖關成功,結果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