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居民收到的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包裹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陽性,11月15日,海淀區中關村街道科源社區11號樓4個單元采取緊急封控措施,對相關人員和環境進行核酸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后,封控區域當天下午已全部解封。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據介紹,10月31日18:51分,科源社區11號樓2單元一居民收到快遞,內包裝為無紡布袋,拆封后即將外包裝丟棄。
11月14日下午,海淀區疾控中心去其家中采集3件咽拭子和10件外環境樣本,無紡布袋檢測結果為新冠病毒陽性,其余均為陰性。
看到相關報道后,有市民提出疑問:新冠病毒的存活時間到底有多長?為什么一個快遞包裹收到兩周后,依然還能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
對此,海淀區疾控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解釋,新冠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到底有多長,目前科學界沒有統一定論。對快遞包裹進行的檢測,是對病毒基因片段的檢測,通常只檢測兩個片段就能確定是否是病毒。至于病毒有沒有活性,僅憑兩個片段無法得出結論。
所以,檢測出包裹內包裝的無紡布袋新冠病毒基因片段陽性,只能證明這個包裹曾經被新冠病毒污染過,至于包裹上的病毒是否有活性、是否有傳染性,無法憑基因片段檢測得出結論。需要到國家頂級的實驗室進行培養才能知道。
兩周后檢測出包裹新冠病毒基因片段陽性,也無法判斷兩周前該居民接收包裹時,新冠病毒是否有活性和傳染性。無紡布袋廠家為確保萬無一失,疾控部門才決定采取緊急封控措施,對涉及人員和環境進行核酸檢測,以此確保防疫不留死角,保障居民安全。
記者探訪:
包裹全程消殺 包裝不進門
這兩天正值雙十一送貨高峰,快遞包裹如何消殺、是否安全可靠,成了市民關心的話題。北京晚報(ID:wxbjwb)記者隨即走進北京的快遞網點和取件點,探訪快遞消殺及取件防護情況。
在中通快遞北京定福莊網點,工作人員馬東國成了專職消殺員。穿好防護服,戴上口罩、手套,背上電動噴霧器,從早上5時50分一直到中午12時,馬東國要對所有進場貨車和場內的快遞進行消殺。快遞進入庫房后,馬國東還會進行補噴,實現快遞的無死角防護……
定福莊網點負責人姜海介紹,網點內部環境會早中晚各消殺一次。另外,每名快遞員都配發了消毒噴壺,由專人添加消毒液,只要出去送貨,回到網點后都要消毒。同時,網點還會定期下發口罩等防疫物資,每14天全員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廣告宣傳用無紡布袋\帆布袋訂制\檔案包\無紡布面粉袋生產廠家,可印刷圖案和logo 聯系電話/微信:15838231350
11月15日傍晚5時,北京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運河經營分部楊莊速運營業點運來了最后一車貨。拉好傳送帶,十幾位快遞員分列兩旁,開始當天最后一班的分揀任務。再過一小時,這些快遞就將送到收件人手中。快遞即將卸車,快遞員王兆波拿著灌滿消毒液的噴壺站在傳送帶最前面。無紡布袋廠家他仔細地消殺完放在傳送帶上的每一件快遞后,才放心讓同事接觸。
裝好要送的快遞,王兆波騎車趕往通州區京貿國際公寓。10分鐘后,王兆波來到小區樓下,他立刻聯系了收件人:您好,我是快遞員。您的快遞到了,您在家嗎?那頭傳來:您放門口就好,我一會兒自己拿。
王兆波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收件人傾向于將快遞放在門口,等我們走后,再拿進屋。這樣可以減少雙方見面的機會,對大家都是保護。如果是電子產品等貴重物品,我一般放在門口后,會離開幾步,看著居民拿進家門后再離開。
一小時后,京貿國際公寓的貨送完了,王兆波從車門內側拿起小噴壺,對著車廂內部和頂部噴起消毒液,最后還不忘彎下腰,給快遞車的三個輪子消毒。
快遞拿到手中,市民防護意識如何?記者走進海淀區梅園小區中郵驛站,在門口的架子上,放著酒精、免洗手消毒液和洗手液,供居民使用。
能不能幫忙拆開包裝消消毒我再帶走?來取件的劉女士問。沒問題!說著,工作人員付品正撕開快遞外包裝,一把園藝鏟子露了出來。付品正仔細地在鏟子上噴上酒精后,才遞給劉女士,隨后將快遞袋塞進驛站一角專門存放快遞包裝的大袋子里。無紡布袋廠家拆了包裝消完毒再帶回家放心些,我們已經養成外出后回家先洗手消毒的習慣,拿了快遞更會注意,回家還會再給快遞消消毒。劉女士說。
不遠處,住在15號樓5單元的韓先生剛從智能收件箱里取出快遞,就將拆下的外包裝扔進垃圾桶。快遞包裝外面挺臟的,加上最近有快遞檢出外包裝陽性,得多加小心,不讓快遞外包裝進家門。韓先生說。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于麗爽 張群琛 師悅
監制:蘇越
編輯:張楊
流程編輯 吳越
【說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自動搜集,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