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至18日,無紡布袋訂做電話15838231350北京海淀區又增2例本土確診病例,分別為15日新增病例的密接者和高風險人員。身為同事,沒有直接接觸史,為何“中招”?疾控人員在陽性國際郵件上有何發現?現有疫苗應對奧密克戎還有效嗎?記者第一時間專訪了海淀區疾控中心主任江初。1、現住茉莉園一期的確診病例是15日報告新增病例的同事,為何沒有進行集中隔離管控?江初:海淀區18日新增確診病例作為高風險人群居家隔離,判斷依據是此人跟15日新增確診病例沒有直接接觸。所謂高風險人群,是指排查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離開后3小時至1天內出現在通風不良、空間狹小密閉場所的人員,或在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停留期間至離開后3小時內出現在可能造成污染的區域的人員。2、18日新增病例與此前報告病例沒有直接接觸史,為何“中招”?江初:18日新增病例在15日新增病例發病期間,無紡布袋訂做電話15838231350沒有與其直接接觸的經歷,但到訪過其辦公室。辦公場所多為密閉環境,冬天出于保暖目的,室內新風量減少,可能造成病毒較長時間停留。加之18日新增病例由于身體原因,未能接種新冠疫苗。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感染風險增加。3、17日市疾控中心公布了本起疫情的溯源情況:病例自述近期收發過國際郵件,不排除其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此前,我們曾處理過新冠病毒“物傳人”的情況嗎?跟以往的經驗有何不同?江初:這是北京首次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此前海淀區疾控中心沒有處置過新冠病毒物傳人的情況。曾經我們也在郵件包裹上檢測到過新冠病毒,但含量非常低,病毒在外界環境一般存活2到3天后活性會大大降低。而本次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郵件,在檢測過程中體現出的病毒量和存活時間都超出了我們的預期。無紡布袋訂做電話15838231350整個郵寄過程長達8天,還有可能造成物傳人感染。這讓我們對新冠病毒有了新的認識,再次給我們敲響了防范新冠病毒的警鐘。4、海淀區本次新冠疫情處置過程中,“排查快、流調快、管控快”,什么起到了關鍵作用?江初:在本次疫情處置過程中,有一點很值得關注:15日新增病例工作的單位有一項明確要求——發現健康狀況異常的員工,須攜帶核酸陰性證明返崗;患者也履行了個人防控責任,感到不適及時報告、檢測。如果單位沒有提出這個要求,抑或個人沒有報告,堅持帶病上班,那都有可能造成較大范圍的傳播。“早發現”對于本次疫情的控制,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我認為,這個單位的做法值得點贊、推廣。人員密集的單位、公共區域、居民社區等場所,更要密切關注人員的健康狀況,出現異常及時進行核酸檢測。5、北京首次迎戰奧密克戎,疾控人員無紡布袋訂做電話15838231350對它有什么樣的新認識?給居民的自我防護提出什么樣的建議?江初:奧密克戎感染通常潛伏期短,但病癥較輕,起病時幾乎很難被患者自身察覺。但一旦出現明顯癥狀,如咽部不適、低燒等,此時病毒量就已經非常多了。因此,它具有傳播性強,但傳播隱匿的特點。大家一定要對奧密克戎抱有高度的警惕性,時刻做好自身的健康監測,一旦發現自身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的癥狀,及時就醫。各種證據顯示,15日新增病例不排除其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建議在疫情期間,要對來自疫情嚴重地區的郵件提高警惕,減少接觸。不去中高風險地區,非必須不出境,非必要不出京。我們總結出了規避感染風險的三個重要因素:戴口罩、常通風和保持安全距離。需要解釋的是,戴口罩做到4小時一換,在通風良好的環境,并保持2米及以上距離,如果能同無紡布袋訂做電話15838231350時做到這三點,感染病毒的風險基本很小。感染風險隨著三個因素的減少而逐漸增加,如果三個因素同時做不到,則處在感染病毒高風險的環境。疫情期間,比如密閉的電梯或不戴口罩的聚餐,市民要盡量避免置身于這樣的環境。另外,如果大家在疫情期間接到衛生、疾控部門的電話,請不要恐慌,積極配合流行病學調查及防控措施。您的配合對于疫情盡快得到控制,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盡快得到恢復,十分重要。6、不少公眾關心,現有疫苗對于預防奧密克戎還有效嗎?江初:目前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對現有疫苗并未完全出現免疫逃逸;現有疫苗對奧密克戎變異株仍有一定的保護效果,但對其預防感染的能力有所下降。但現有研究也明確顯示,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現有疫苗預防重癥和死亡仍有明顯效果。根據我國的臨床數據,無紡布袋訂做電話15838231350新冠肺炎重癥患者超6成未接種疫苗,而接種三針疫苗的患者幾乎都沒有發展成重癥。目前,接種疫苗仍是抵御病毒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人們接種過第一針、第二針后,體內產生的抗體會逐漸下降,而當6個月后,再接種加強針,體內產生的抗體滴度便會數十倍增長,保護效果十分明顯。我呼吁,沒有禁忌癥的人群,積極主動、盡早盡快接種疫苗,特別是接種加強針。7、對于本次發生在海淀區的疫情,后續情況疾控部門作何預判?江初:15日新增病例出現時,引起疾控部門的高度關注,擔心這例沒有接觸過高風險人群、沒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甚至沒出過京的病例背后,隱藏著更多沒有浮出水面的患者。但通過細致流調和先進的基因測序技術,疾控部門很快鎖定了這例病例與陽性國際郵件之間的關系。通過人員、環境監測,我們發現其污染范圍較小,其傳播鏈和接觸方式都較為明晰。順藤摸瓜,我們很快對密接、次密接、風險人員和風險點位進行了行之有效的管控,避免造成更大規模的傳播。未來幾天里,不排除在管控人員里會繼續出現發病感染者,但我認為只要傳播鏈清晰,疫情在短時間內受到控制是很有希望的。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孫樂琪 通訊員 于佩麗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