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新分享(下)非織造布行業發展新路徑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徐瑤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綠色非織
云講堂
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是我國非織造布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實國家和行業相關政策的具體舉措。在全球綠色制造、責任消費的大趨勢下,我國非織造布產業既面臨來自政策和監管的挑戰,也承受著產業升級、節能降耗、質量提升的壓力;同時,非織造布作為醫療衛生、環境保護、土工建筑、交通工具等領域的核心原材料,為這些領域的創新發展和節能減排做出了重要貢獻,豐富了非織造布行業社會責任的內涵。
在此背景下,在非織綠盟和賽得利的支持下,中產協策劃了以“綠色非織”為主題的云講堂,圍繞綠色、低碳、可持續等話題,甄選行業熱點、重點、難點、痛點問題,與行業同仁共同探討,協同產業鏈、聯動上下游,助力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政策導向、趨勢展望、創新分享,通過三大議題,六次講座,共塑更負責任、更具韌性的產業未來。
9月16日,綠色非織·云講堂第6期直播活動“創新分享”下期順利開播。行業專家、品牌商等圍繞行業趨勢、技術、市場等方面共同探索非織造布行業發展新路徑。
張蕓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水刺非織造布分會會長、杭州路先非織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對水刺行業未來發展的一點思考
張蕓從當前水刺行業形勢、水刺行業未來發展思考、水刺行業前景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她談到,近十年,水刺行業依靠成熟的產業配套和巨大的內需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通道,產能持續擴張。伴隨后疫情時代的到來,行業將進入深度調整期。
對于行業未來發展,張蕓表示,第一,加強科技創新,促企業高質發展;第二,實施智能制造,助企業降耗提效;第三,堅持綠色發展,是企業必由之路。
目前水刺市場比較低迷,企業面臨多重壓力,行業進入了陣痛、調整期。但無論在哪個時期,水刺企業都要加強科技創新,打造自己的核心技術,堅持綠色發展,堅定地走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路線。疫情后,全球經濟將逐漸復蘇,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水刺行業作為現代紡織產業鏈中的一環,也必將迎來它新的高峰!
林小平
babycare資深產品技術專家
一次性非織造產品新消費趨勢
林小平從母嬰用品消費見解、安全作為第一性原則 、差異化產品開發方向、關注可持續發展四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他談到,在市場方面,當前,生育率下降,用戶規模縮減;市場規模逐漸增大,增速放緩;90后媽媽群體崛起;產品品類更加細化。消費者方面,加之新冠疫情的沖擊,安全性始終為媽媽首要關注元素;絕大多數媽媽會選擇嬰童專用產品,母嬰擦拭類產品的使用頻次增加;線上為首選渠道。原料的高標準選擇;產品的高安全性設計;頭部供應商的深度合作,是保障產品安全的主要途徑。在產品差異化方面,Babycare推出印花花苞腰圍,綠色低碳計劃小熊植物毛巾。
一次性非織用品新消費趨勢體現為,對極致安全的追求;基于用戶思維的創新與個性化需求統一;產品、品牌、價值觀與情感共鳴。
趙晴
賽得利無紡市場總監
植物來源纖維如何助力綠色發展
趙晴以“破局蝶變、謀定后戰、同心同德”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具體而言,綠色發展共識已達成,非織造行業綠色升級義不容辭;利用新材料、新技術雙輪驅動綠色產品打造,提前布局綠色發展戰略;推出綠色發展計劃,探索可持續方向,共創、共享綠色發展未來。
綠色消費將成為一個增量空間大、進入門檻高的競爭點。綠色消費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特征之一。互聯網平臺涌現的綠色消費者需求快速傳導到價值鏈上游,推動綠色產業升級。
賽得利致力于為非織造行業提供綠色無塑解決方案。在其產品系列中,優可絲?系列纖維采用可持續的原生木源及獨特的生產技術,是針對傳統纖維素纖維的一種升級換代。據測試,其各項性能顯著優于普通纖維素纖維,是紡紗性能更友好的優質纖維原料。
行業面臨著一個轉型的新時代,以及來自社會和環境的緊迫挑戰。賽得利希望與行業伙伴一起,共同推動非織造行業綠色創新發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