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況: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工程主要由引水渠工程,活水泵站工程,泵閘及配套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等各子項工程組成。對上述全河長進行清淤,對河道進行護岸支護,采用C20砼生態砌塊擋墻護岸,結合密排松木樁護腳,松木樁頂壓以景觀塊石。
本篇選自《施工方案》專欄,第08節水利水電專題,資料永久保持更新↓
1、土方開挖
土方開挖前先填筑圍堰并將圍堰閉合區水抽排完畢后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進行基礎土方開挖,土方明挖應從上至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嚴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懸的開挖方法,施工中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開挖過程中應避免邊坡穩定范圍形成積水。本項工程的土方開挖采用挖掘機輔以人工進行,基底必須預留開挖保護層,待基礎施工前采用人工后退法挖除,基礎土方開挖時必須做好施工排水工作,開挖導流溝和集水井,將積聚水體及時排除。
開挖前,測放人員根據開挖圖將開挖邊線標出,以木樁石灰白線標志,開挖過程中,測放人員根據開挖圖控制開挖,以保證開挖的準確性。
開挖過程中,應經常校核測量開挖平面位置、水平標高、控制樁號、水準點和邊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圖紙要求。
土方開挖過程中,應密切注意開挖邊坡的穩定,如出現裂縫和滑動跡象時,應立即暫停施工,采取應急搶救措施,并通知監理人,必要時,應按監理人的指示,設置觀測點,及時觀測邊坡變化情況,并做好記錄。非織造布
在開挖邊坡上遇有地下水滲流時,應在邊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導和保護措施。
開挖產生土方在回填土方施工完畢后開挖的多余棄土,一律通過運輸汽車運至業主指定地點。
土方水力沖挖在施工過程中我們計劃土方沖挖由水力沖挖機組同時作業的方法,組織流水作業。各工序之間合理交叉,減少施工干擾,提高工作效率,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突出河道河底及邊坡的施工質量及進度,力求一步到位。作好備用機械及勞動力,視工程進度情況,調節投入使用。水下土方由施工單位抽水后進行,先進行邊坡及高程放樣,用石灰撒出樣線,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應不斷檢查和修正,防止超挖和欠挖。常水位以下土方用高壓水槍沖挖,修整邊坡及河底,分別按照各段的設計標準施工。土方沖挖用水從附近支流河道內提取,沖挖后的泥漿用泥漿泵打至指定泥塘內排放,距離較大時配備接力泵。
水力沖挖機組施工
(1)開挖前,應按批準的施工措施計劃要求,修筑圍堤、斷流、斷航、分段截流,將河湖內積水排干,再布設水力沖挖機組。
(2)水力沖挖機組所需電源應按批準的施工措施計劃進行架設。電源與施工區距離應不小于 400m,線路電壓應為 380V(±10%)。非織造布
(3)電纜線路接頭必須用防水膠帶扎緊密,并全部架空,距地面高度不應低于0.5m,沿河湖邊電纜線路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 2.5m,較寬河面的過河電纜宜采用密封防水大型號電纜線。
(4)開挖時根據開挖深度、挖槽寬度和機型,確定是否分層、分段開挖。一般開挖深度超過 2m 時,應采取分層開挖措施,以防止塌坡。
(5)宜采用逆向拉行沖挖的施工方法,使沖挖水流的方向與排水管的方向相反,可使沖挖過程中雜物滯留,便于人工檢拾,并有效地防止雜物進入管道造成堵塞。
(6)運距超過 500m 的長距離輸泥,可在沿途設立接力池或接力泵站,通過管道多次接力,輸泥至指定地點。
排泥管架設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⑴排泥管線應平順,避免死彎。排泥管的連接應采用柔性接頭。⑵出泥管口應伸出排泥場圍堰一定距離(約5m),并應高出排泥面50cm,以保證圍堰安全。⑶排泥管接頭應緊固嚴密,整個管線和接頭不得漏水,一旦發現應及時進行修補或更換。排泥管支架必須牢固,布置應盡量避免破壞已有公路、堤防等設施,必須穿越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
⑷排泥管線應平坦順直,避免死彎。 出泥管口伸出排泥場圍堰坡腳外的距離不小5 m,并應高出排泥面 0.5 m 以上。水下排泥區的管口應伸出排泥區標志線外 30 m,且應高出水面 0.5 m。非織造布
⑸排泥管的布置不得破壞既有公路、堤防等設施,必須穿越時,應報請監理人與有關管理部門協調解決。
⑹應采取措施確保水上航運和陸上交通。當浮式排泥管礙航時,應采用潛管。潛管的架設和拆除期間的礙航問題,應由監理人會同承包人與交通部門協商解決。
⑺潛管敷設前,必須對潛管進行加壓試驗,各處均無漏水、漏氣時,方可敷設。
⑻潛管的敷設和拆除應按 SL17-2014 第 4.3.3 條的規定實施。
排泥場圍堰及隔埂施工
⑴圍堰設計應經監理人批準后方能進行填筑。應確保施工中的圍堰穩定。
⑵圍堰的取土和填筑應滿足 SL 17-2014 第 6.1.1~6.1.6 條的規定,使用的土料應經監理人批準。筑堰前,應將堰墓上的雜草、樹根、腐殖土層等清除干凈,將表土翻松,并予壓實。圍堰填筑須分層壓實,筑堰過程中的堰頂填筑高差應小于 15 cm。
⑶對于長度較大的排泥場,每隔 400~500 m 加筑中間隔埂,隔埂應交叉布置,以防泥漿串流沖刷堰基。
⑷利用現有堤防作為圍堰的一部分堰體時,圍堰不得占用堤防頂寬,并不得因設置排泥場而損壞堤防,一旦堤防受損,應立即修復至監理人同意為止。非織造布
排泥場泄水口施工
⑴泄水口必須滿足排泥區退水需要,每個排泥區的泄水口不少于兩個。
⑵泄水口應設置排水通道,當附近無排水通道時,泄水口應設置在利于開挖排水渠的部位。
⑶應防止泄水口的泄流沖刷附近的山坡、田地和建筑物,必要時應加設防沖設施。
排水渠與截水溝
⑴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區設置排泥場,承包人必須確保周邊農田不產生次生鹽堿化。
⑵應在排泥場區周邊,平行于圍堰外邊線 6 m 處開挖截水(滲)溝,其斷面應滿足截留圍堰滲水的需要,并保持邊坡穩定。
⑶排水渠的尺寸應滿足排水要求,引導水流排入附近水域的排水渠應有一定坡降,其出口水流應不淤積航道、不影響相鄰建筑物和不污染水源為原則。
⑷完工驗收前,應負責清除所有排水渠的淤泥,并按本技術條款第4節的規定和監理人指示進行環境恢復。質量控制要點土方開挖必須開挖到設計高程,并且表面平整,順直,斷面尺符合設計要求。
河道疏浚過程中,應會同監理人,按施工圖紙指定的疏浚斷面,定期測量河道的開挖深度和寬度,測量結果應達到以下標準:
⑴河道開挖斷面寬度,每邊計算超寬及最大允許超寬值應符合SL17-2014 7.4.1-1 規定。挖槽深度,計算超深及最大允許超深值應符合 SL17-2014表 7.4.1- 2規定。非織造布
⑵河道的欠挖極限值小于設計水深的5%,且不大于0.3m,橫向淺埂長度小于挖槽設計底寬的 %,且不大于2m,縱向淺埂長度小于2.5m。
施工排水施工排水是本工程施工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施工排水包括排出內河積水或由于下雨匯集于內河、排水溝及基坑內的積水。根據內河積水和施工經驗為保證排水工作順利進行,固選用4寸潛水泵流量為100m3/h,安裝需要排水的積水區。同時考慮到25%的備用,排水水泵共安排10臺,隨時準備使用。
2、碎石回填
在河底淤泥清除后,保持底面基本平整,坡度控制在1:5以上,在基礎部位按設計厚度鋪設宕渣墊層,宕渣需級配良好,鋪設時采用機械輔以人工進行作業。
(1)碎石鋪設前,應對基礎處理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
(2)鋪設時經測量放樣打木樁并在其上拉線,控制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3)碎石鋪設時,碎石渣卸在路邊,用挖掘機翻入工作面人工平整。挖掘機翻料時需控制落料高度,以免造成級配分離;宕渣用工程車運抵施工現場,挖掘機將碎石料挖運至基槽,人工配合挖掘機整平密實。
3、打松木樁非織造布
(1)材料
木樁主要在當地木材市場采購,采用汽車運到工地現場倉庫;木樁采購時應注意木材質地,樁長應略大于設計樁長。
(2)松木樁的制作
1) 樁徑按設計要求嚴格控制 ,且外形直順光圓; 2)小端削成 30cm 長的尖頭,利于打人持力層。
(3)施打
1) 按圖紙要求放樣; 2)選擇機械:打樁機、挖掘機進行施打。
經基礎開挖后,按設計圖紙尺寸要求布設樁位,進行打樁作業。松木樁選用木樁應順直,無裂紋,木質密實,無蛀蟲、空洞,直徑、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1)木樁(原地面以上的木樁采用瀝青防腐處理)制作應去皮去枝,將樁尖削成對稱的三棱或四棱,長度為直徑的1.5倍,土質較硬時配鐵樁靴,并進行表面瀝青防腐處理。
(2)打樁采用2-4T柴油打樁機沉樁,沉至設計標高。在不適合布置打樁機的施工地段用挖掘機抓斗下壓木樁直接送樁。
(3)為防止打樁時將木樁打裂,可用4-8mm厚扁鐵焊制樁箍套在木樁頂部 。
廠家訂制各種克重規格無紡布非織造布電話15838056980
4、土工格柵施工方法
1.工作面:已有部分坡面已滿足要求,坡面修復施工正在進行,工作面將陸續提供,坡面平整度關系到土工格室植草防護的成敗。坡面凹凸不平時鋪設土工格室易產生應力集中,使格室焊點開裂,造成格室跨踏等。因此,必須整平坡面至設計要求,并采用人工修坡,清除坡面浮石,危石等。非織造布
2.鋪裝格室的邊坡應設主排水溝系,相鄰兩條溝之間保持4m的距離,排水溝與公路邊溝相連通,使路面積水順邊溝流入排水道進入公路邊緣,以免路面積水,防止沖刷格室護坡。
3.對坡面進行頂平整處理,清除不利于格室鋪設的一些雜物,使坡面保持平整,結實,亦可先灑一層優質土壤,以利植物生長。
4.格室應以主受力方向,由上向下鋪設,使格室片材重垂直于公路路基。絕不可橫向鋪設。
5.充分張開格室組件,并在頂部每格釘入一個鉤形鉚樁,要求鉚樁的長度為格室本身高度的2倍加30cm,如5cm格室,它的鉚樁應為2×5cm+30cm,為40cm長度,10cm格室它的鉚樁應為2×10+30為50cm長,兩邊順排水溝邊釘入鉚樁,可用竹木類樁狀物,主要起到張開格室的作用,中間及底部亦可用竹木類樁狀物張拉格室,頂部鉚樁主要起到懸掛和鉚結格室的作用,應使用較好的材料,如鋼桿等。鋼桿必須垂直于坡面,其它的主要起到施工時張拉格室的作用,可用材料相對簡單。
6.格室張拉開并鉚緊后,用適合種植草皮或草籽的優質泥土由上往下填充格室空間,填充上應以格室高度的1.2倍為佳,并拍打結實,及時種上植被。非織造布
7.用于公路下邊坡時,排水溝應與路肩擋水溝造物聯接以利排泄路面積水,且不沖刷護坡,用于公路上邊坡時,應在上邊坡頂線上設立阻水溝,使上邊坡高處的積水阻水溝流入排水溝,避免積水直接沖刷護坡,上邊坡應盡量使用高度較高的土工格室。
8.施工完成后,應做好復檢工作,對張拉不充分成頂鉚樁不結實的應及時返工,直到草皮或草種完全成活。
9.土工格室施工的注意事項
9.1錨桿成孔位置,必須位于格室對角上方,以保證格室重量能傳到錨桿上。
9.2格室與格室之間必須完全連接,以形成片,連成一個整體。
9.3為防止水流對格室的沖刷,在坡頂建筑一道防水埂,防止雨水從坡頂灌入沖毀格室和對排水不暢通處,及時疏通。
5、砼墊層、砼基礎施工方法
1.材料要求
(1)水泥:水泥品質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及有關部頒標準的要求。水泥等級應與砼設計強度相符,并不低于32.5級,應提供質保書和出廠日期。水下砼水灰比控制在0.50~0.55。
(2)砂:應采用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的河砂,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應選用堅硬、新鮮的塊石軋制加工的人工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
2.作業條件
(1)墊層或基礎的基底地質情況、標高、尺寸均經過檢查,并辦完隱檢手續。非織造布
(2)設置伸縮沉降縫:按設計長度設置一道2cm瀝青杉板縫,上下貫通。
(3)分倉進行澆筑,但應結合變形縫位置,在分縫處釘上水平樁。
(4)混凝土墊層厚度不應小于80mm,其強度不宜低于C10;混凝土基礎強度不宜低于C20;砼防浪墻不低于C25。
3. 操作工藝
工藝流程:清理整平基底→澆砼墊層→模板支設→混凝土底板澆筑→拆模→養護。
(1)基底表面清理:基底表面的淤泥、雜物均應清理干凈;并應有防水和排水的措施。
(2)模板采用鋼模,局部采用木模,立模前對鋼筋進行自檢和監理工程師檢查,檢驗合格后方可立側模,模板拼裝接縫加塞海綿條止漿帶,以防漏漿。安裝模板時嚴格控制各部位尺寸,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3)澆筑混凝土:
1)澆筑混凝土一般從一端開始,或跳倉進行,并應連續澆筑。應根據設計規定分縫。
2)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時振搗,在2h內必須振搗完畢。否則應按規范規定留置施工縫。
3)澆筑高度超過2m時,應使用串桶、溜管,以防止混凝土發生離析現象。
(4)混凝土振搗:混凝土入倉后,埋入石筍,增加底板與墻身的連接整體性,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其移動間距不大于作用半徑的1.5倍。
(5)混凝土的養護。已澆筑完的混凝土,應在12h左右覆蓋和澆水,一般養護不得少于七晝夜。非織造布
(6)冬雨期施工:凡遇冬雨期施工時,露天澆筑的混凝土墊層均應另行編制季節性施工方案,制定有效的技術措施,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并應保持至強度不小于設計要求的50%。
4.成品保護:
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以后,始準在其上走動人員和上面繼續施工。
5.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1)混凝土不密實: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搗不密實,或配合比不準及操作不當造成。基底太干燥和墊層過薄也會造成不密實。
(2)表面不平標高不準:水平線或水平木樁不準。
(3)不規則裂縫:由于墊層面積大,而產生的收縮裂縫所致,也可能是基土不均勻沉陷造成墊層厚薄不均勻而裂縫。冬期施工保溫措施不當,因土受凍膨脹而將墊層拱裂。
6、沉降縫、土工布等零星工程
1.應嚴格按施工圖及規范要求進行布設。墻后排水管采用泄水管,水管入口采用半圓土工布二層通長布設(內包碎石);沉降縫采用20厚聚乙烯低發泡沫板,每隔10米設置一道,特殊地段適當縮短分縫長度,遇到已建橋梁橋臺、護岸等已建建筑物也應放置沉降縫。沉降縫處鋪土工布兩層,寬度1m,兩側各搭接0.5m。其目的是為了,鄰結構間有相對移動而設置,同時設置止水,要求基礎、墻身上下垂直貫通,施工中嚴格按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進行。非織造布
2.土工布
2.1土工布均為長絲無紡土工布,鋪設應平整,松緊度無均勻,端部錨著牢固。無紡布的供應:土工布出廠幅度采用4-6米,應有產品質保書,土工織物的選型上必須符合輕工業部標準和施工圖設計的有關規定,對無出廠合格證、鑒定書或摻有雜質存放超過10個月,已經老化的土工織物不得使用,運到工地后,還應請有關單位進行抽樣檢查試驗,以保證其質量。
2.2拼接
⑴土工布拼接主要采用現場縫合搭接方式,施工中盡量選用寬幅,以減少現場接縫工作量。
⑵土工布的接頭施工前先作縫合搭接工藝試驗。對縫接后的土工布進行抗拉強度,延伸率以及施工工藝等試驗,縫合搭接長度不小于50cm,搭接方式和試驗資料報監理人批準后,才能在施工中實施。
⑶拼接前必須對土工布搭接面進行清掃,搭接面成上不得有油污、灰塵。陰雨天在雨棚下縫合,以保持搭接面干燥。
⑷土工布剪裁整齊,保證足夠的搭接寬度。在斜坡上搭接時,將高處的土工布搭接在低處的土工布上,施工中嚴禁接頭錯動。
2.3鋪設
⑴土工布鋪設前,請監理人對基面驗收,基面高程、坡度、尺寸符合施工圖紙規定。
⑵土工布的鋪設長度根據材料的受力方向、施工過程中的度汛要求以及盡量減少接縫的數量等因素確定,并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非織造布
⑶鋪設土工布施工人員穿橡膠平底鞋施工,不準使用帶尖頭的鋼筋作撬動工具和尖頭鍬平整墊層等,嚴禁在土工布上堆放塊石和敲打石料,杜絕一切可能引起土工布損壞的施工作業。
⑷施工中為防止大風吹損土工布,均使用沙袋或軟性重物壓住,直至保護層施工完為止。當天鋪設的土工布在當天全部拼接和覆蓋完成。
⑸搭接采用現場縫合,搭接長度不小于50cm,施工中若發現織物有損,立即按照監理人指示進行修補,修補前將土工布下不符合要求的料物清除干凈,補充填入合格料物,整平。在受損的土工布上再鋪一層合格的土工布,其各邊長度至少大于破損部位1m以上,并沿周邊將兩者土工布縫合,確保施工過程中土工布質量。
完整內容歡迎加入文首專欄獲取我在頭條搞創作